城市交通

主  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

主  办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研究院

主  编 王静霞

副 主 编 赵 杰 马 林
     殷广涛 赵一新

执行主编 张  宇

编辑策划 王海英

责任编辑 耿 雪 张斯阳

特约编辑 王鹏飞

国际编辑 王鹏飞 吴江月 许劼

美术编辑 乔 伟

英文审校 孙小端 王超 李欣

编辑出版发行
   《城市交通》编辑部

印刷 北京新华印刷有限公司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2-5328

国内统一刊号 CN 11-5141/U

邮发代号 80-175

国外发行代号 BM1828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北京399信箱)

纸质版定价 45.00元

电子版定价 50.00元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本刊特稿

  • “十四五”省级公安交通管理科技发展规划体系

    董可然;刘丰;刘烨;张振清;

    为了重点提升省级公安交通管理科技发展规划体系的规范性、全局性、协调性和落地性,统筹交警总队、支队、大队三级应用系统建设和应用,“十四五”时期,部分省份交警总队相继围绕公安部、省公安厅等相关规划任务要求开展本省公安交通管理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结合省级规划项目实践,面向当前公安交通管理科技发展整体现状和问题,构建了省级公安交通管理科技发展规划体系,重点归纳了由业务、技术、数据、应用等架构构成的规划方法。业务是科技发展规划的落脚点,立足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主要业务科室,梳理了公安交通管理的业务事项和业务线。进一步总结公安交通管理科技发展规划的内容体系,细化感知设备标准、数据应用规范、应用系统拓展、支撑保障要求等规划内容。最后,从规划定位和约束、组织分工和协调统筹、年度计划和重点项目实施、规划实施评估和动态调整等方面,总结了规划实施保障计划。

    2022年04期 v.20;No.109 1-7+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9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老龄交通专题

  •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交通对策

    于一凡;

    <正>人口老龄化是中国贯穿21世纪的基本国情。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同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上升了5.4个百分点,呈现老龄化进程加速、程度加深,老年人口规模持续增长的总体特征。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年均增加约1 000万人,总量将突破3亿人,城乡建成环境的适老化水平将面临严峻考验。

    2022年04期 v.20;No.109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5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公共交通服务适老化满意度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冯苏苇;陈雪词;张雪;孙雨涵;

    老年人出行普遍面临自身体能下降、适老化服务不足、数字鸿沟等困难,如何加快相关交通设施的适老化改造是当前老龄交通政策重点关注的议题。以上海市为例,基于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将老年人出行困难分解为普遍出行困难、公共交通出行困难和数字鸿沟困难三种类型,发现改善公共交通出行困难、提升公共交通适老化水平是破解老年人出行难最为关键的措施。进一步运用三因素理论对公共交通服务满意度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将影响满意度的属性变量划分为基本因素、兴奋因素和绩效因素,评估三种因素改善的优先级。最后,从提高舒适化乘车条件、加强公共汽车硬件设施建设、提高驾驶员服务意识等方面提出提升公共交通服务适老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2022年04期 v.20;No.109 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3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7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 全龄友好城市目标下广州市适老化交通对策

    王泽夏;张晓明;廖顺意;伍韵静;

    营造适老化交通环境对于全龄友好城市和社区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广州市为例,基于移动定位大数据、“四标四实”人口数据、设施满意度调查数据等,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的方式探讨老龄人口空间分布和出行特征。结果表明,越秀、荔湾、海珠三区的老年人比例最高,对适老化设施需求最强,而现有无障碍交通设施供给与老年人出行需求并未完全契合。基于对老年群体出行特征的剖析,探讨城市公共空间和社区生活圈的适老化交通对策和无障碍交通设施布局,提出“门到门”的一体化设计策略,为疫情常态化下的老年交通规划提供前瞻性思考路径。

    2022年04期 v.20;No.109 1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1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1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日本应对老龄化社会的交通安全策略

    张宇阳;邹哲;

    保障老年人交通安全是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各个国家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日本全国都市交通调查与交通事故报告,对老年人出行特征及交通事故特点进行分析。日本在建立及时有效的信息采集分析数据库基础上,根据老年人口结构、出行状况、交通事故等特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改善老年人步行环境、推广新型安全交通方式、提高老年安全驾驶综合能力、应用车辆安全驾驶辅助功能等应对策略保障老年人出行安全。最后,结合中国老龄化与老龄交通特点,提出建立老龄交通信息统计库、完善以老龄交通为主体的法律法规体系、将新兴科技运用到交通适老化调整中等建议。

    2022年04期 v.20;No.109 28-3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7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8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居住小区生活圈服务设施适老性评价

    张雪诺;杨超;

    对居住小区生活圈服务设施建设进行适老性评价能够有效捕捉老龄化社会下的痛点。通过对标准规范、研究文献的综述明确老年人活动范围与服务设施使用特征,并基于居住小区AOI和POI数据拟定老年人步行10 min和5 min生活圈范围。结合WorldPop人口栅格数据与人口普查数据计算老年人口比例,以此作为需求计算的基础。提出利用加权核密度表达居住小区生活圈服务设施的分布特征,计算基础保障设施适配度和品质提升设施便利度;利用全局莫兰指数与肯德尔相关系数计算设施空间布局相关度。最后,以上海市黄浦区及嘉定区中心4个街道为例应用这些指标进行居住小区生活圈服务设施适老性评价。研究发现,养老福利设施与休闲设施配置最为缺乏,生活圈基础保障设施适配度、品质提升设施便利度存在明显的城郊差距;行政区划边界周边居住小区为设施配置洼地,郊区非核心区居住小区亟须建设基础保障设施,基础保障设施与品质提升设施“低-低”聚集区应作为新建设施首选地区。

    2022年04期 v.20;No.109 3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1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7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美国交通技术在适老交通中的应用

    陈雪明;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的普遍趋势,如何保障老年人(65岁以上)能够独立、自由的出行是老龄友好城市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阐述美国交通技术在适老交通中的应用,研究方法为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国有不同层次的适老交通技术,提供者包括政府部门、公共交通公司、非营利机构和私人市场,各地区的应用程度存在着很大差别;未来适老交通技术的应用需要自上而下(政府主导智能交通技术应用)和自下而上(消除老年人数字鸿沟、普及信息技术)相结合。最后指出,中国和美国的国情差别很大,中国适老交通问题应重视老年人因年龄差距带来的数字鸿沟问题、提升出租汽车对老年乘客的服务、加强智能公共交通系统技术在老龄交通中的应用等。

    2022年04期 v.20;No.109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0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规划设计

  • 粤港澳大湾区视角下广州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优化

    朴莲花;张晓明;张文;田聪;胡志赛;

    围绕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下进一步优化提升广州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的重大命题,结合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级湾区发展经验与广州枢纽建设发展阶段特征,深化总结其功能优化提升方向与策略。首先,通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及广州市人口、经济、产业等要素流动特征发现,新时期综合交通枢纽功能表现出从竞争合作到协同发展、从规模扩展到质量提升、从设施连接到一体服务、从强调效率到注重效益的四大转变。其次,对标全球一流湾区城市发展经验,提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提升重点应着力于全球连接能力、枢纽承载能力、互联互通能力、一体化服务能力、城市经济支撑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6个方面。最后,围绕6项能力建立了适应于广州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优化提升的18项关键指标,评估广州面临的挑战,并从提升枢纽能级、共建共享资源、创新一体化服务、做强枢纽经济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助力广州高质量发展。

    2022年04期 v.20;No.109 5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3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5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陆侧交通客流特征研究

    边扬;贾大智;冯笑凡;赵净洁;李静;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作为京津冀区域的综合交通枢纽,其陆侧交通系统对空侧交通的正常运行起到保障作用。因此,需要掌握陆侧客流的变化特征,为陆侧交通的运营调度提供数据支撑。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基于实际客流数据分析了机场抵港客流及陆侧不同交通方式的离港客流的总体特征、各种陆侧交通方式出行分担率特征以及客流时变特征。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低、夜间出租汽车及网约车运载压力大、空铁联运模式推进较慢3个方面剖析现状运营问题。借鉴国内外其他大型国际机场的成功案例,为陆侧交通系统的运营管理和调度提出建议。

    2022年04期 v.20;No.109 63-69+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7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9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日本选址优化规划中轨道交通车站地区的边界划定

    刘泉;钱征寒;张莞莅;

    在TOD规划中轨道交通车站地区的边界划定大多依据步行尺度形成圈层结构,原则性较强但缺少明确和直接的边界划线规则。日本兴起的选址优化规划为轨道交通车站地区的边界划定提出了更加精细化的技术方法。针对城市功能引导区域和居住引导区域的不同定位,梳理相应的影响要素。基于案例总结,以城市功能引导区域为重点,将边界划定方法总结为3个主要步骤:确定圈层范围,划定基本边界,调整局部边界。选址优化规划的边界划定工作本身作为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对轨道交通车站地区规划建设要求的思考,并融合了多方面的规划意图。对老龄化原则的融入、对边界划分依据的明确以及对正负影响因素的综合考虑等工作,使得轨道交通车站地区边界划定更加理性和具有针对性,从而进一步丰富了TOD规划的方法和内容。

    2022年04期 v.20;No.109 70-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3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交通治理

  • 面向城市治理的老城区街道更新设计——以北京市东四南北大街为例

    陈仲;郭轶博;

    中国城市老城区街道更新与治理层面的规划设计体系尚未成熟,传统的道路交通设计在体系和方法上迫切需要转型。以北京市东四南北大街综合整治提升为例,总结老城区街道治理规划具有功能落实难、设施多头管理、需求多元融合等特点。提出将交通设计作为统筹协调街道各要素的平台,建立面向城市治理的老城区街道更新设计技术体系。从体系框架、价值导向、设计方法、建设手段四个方面阐述老城区街道更新设计的方法和工作重点:通过强化街道设计的统筹协调作用,提升城市治理的系统性;明确城市治理的价值导向,将街道空间资源分配向绿色交通和公共空间倾斜;通过精细化、全要素的设计方法,推动设施建设智慧化,综合提升街道空间品质。

    2022年04期 v.20;No.109 80-8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7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5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纽约市街道规划设计与治理启示

    刘丙乾;

    街道作为城市交通与市民生活的空间载体,其空间品质与运行特征直观彰显城市规划设计的顶层逻辑与城市交通的治理能力。自2014年实施交通死亡与重伤《零愿景行动计划》以来,纽约市在交通安全、绿色交通优先性、低碳交通以及交通设施可持续建设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街道治理体系。系统阐述了纽约市道路交通特征,回顾了纽约市街道改善与治理的相关规划与计划。在此基础上,从街道规划目标、街道设计与治理原则、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与治理策略三个层面深入论证纽约街道规划设计与治理实践带来的启示。

    2022年04期 v.20;No.109 8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1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理论方法

  • 新城低碳交通影响要素及优化策略——以上海市松江新城为例

    吕雄鹰;潘海啸;

    上海新城作为“十四五”时期建设发展的重要发力点,是城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绿色低碳生产生活示范区。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互联网电子地图数据等多源数据,构建松江新城交通碳排放与“5D”建成环境要素相关性分析模型。识别了影响新城交通碳排放最为显著的指标,主要包括居住人口密度、距最近轨道交通车站距离、土地利用混合度、道路网密度、公共汽车站密度、容积率、千人POI个数、就业岗位密度和职住比等。结合松江新城低碳交通规划实践,从构建独立功能的节点城市、创建对外公交优先和内部慢行为主的交通系统、分层分类推广低碳示范区以及加强绿色出行引导、落实低碳建成环境各项要素指标等方面,提出新城低碳交通优化策略和建议。

    2022年04期 v.20;No.109 9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3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1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融入城市空间因素的通勤异质性多层解析

    梁宇豪;高琦丽;郭莉;乐阳;

    居民通勤特征受到个体社会经济属性与城市空间等多层面因素影响常表现出异质性。然而现有的通勤影响因素建模多考虑个体属性及区域建成环境,但对于多中心组团城市而言,综合各组团的职住因素能更全面地解析通勤特征的异质性,同时能对空间因素的作用范围有所甄别。以具有多中心组团结构的深圳市为例,分析所识别组团及不同群体的通勤异质性。考虑个体层的个人与家庭社会经济特征、交通小区层的建成环境特征及组团层的职住特征,建立居住端通勤时间与距离的三层线性模型,综合解析空间多层次及群体因素对城市通勤特征的影响机制。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个体差异是通勤异质性最主要来源,此外提高交通小区层的土地利用混合度以及组团层的职住匹配度、租房便捷度有助于缩短平均通勤时间与距离。

    2022年04期 v.20;No.109 11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1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读书

  • 《中国交通工程学科建构与探索——徐吉谦教授学术思想文集》解读

    全永燊;陈峻;杨涛;

    <正>《中国交通工程学科建构与探索——徐吉谦教授学术思想文集》(以下简称《文集》)是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科开创者徐吉谦教授学术成果与理论思想的集结。徐先生作为中国交通工程学科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的第一位交通工程专家。他促进和支持了交通工程学科中的重大课题、关键课题、创新课题纳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领域,为推动交通工程学的科学研究、学科发展与人才成长做出了突出贡献。为追思徐先生严谨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精神,东南大学交通学院组织编撰了本《文集》,

    2022年04期 v.20;No.109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信息集锦

  • 《城市交通》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调整

    <正>根据《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本刊自2022年第1期起对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进行调整,详见《城市交通》采编平台(https://csjt.cbpt.cnki.net)“投稿指南”栏目。常见著录格式示例如下。期刊书籍汇编析出文章作者.题名[G]//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会议录析出文章作者.题名[C]//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会议演讲论文作者.题名[C]//会议名称,会议地点,所在城市,会议时间:会议主题.

    2022年04期 v.20;No.109 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学术动态

    本栏目选取来自国际学术期刊的论文,以概述形式对城市交通理论方法、实证分析等学术研究成果进行介绍,旨在促进业界和学界的学术交流。本期共选取5篇论文,内容包含轨道交通线路对出行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空间规划减碳效益的实证分析、铁路运营事故知识图谱分析、科技干预措施对出行行为的影响机理解析和面向城市交通管理的可交易许可证研究。

    2022年04期 v.20;No.109 12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交通资讯

    <正>《“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主要目标为:到2025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明显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明显缩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显著提升,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未落户常住人口。“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全面形成,城市群承载人口和经济的能力明显增强,重点都市圈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轨道上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基本建成。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有序疏解,大中城市功能品质进一步提升,

    2022年04期 v.20;No.109 13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彩页索引

  •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正>畅想交通引领城市公司概况Company profile致力于城市与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综合服务商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创立于1996年。公司拥有一支由教授、研究员等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层次核心人才领衔,博士、硕士占80%以上构成的200多人精英团队。团队中有全国人大代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畅通工程专家组成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设计大师、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南京市行业技术与学术带头人。

    2022年04期 v.20;No.109 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市交通研究分院成立40周年

    <正>~~

    2022年04期 v.20;No.109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