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

主  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

主  办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研究院

主  编 王静霞

副 主 编 赵 杰 马 林
     殷广涛 赵一新

执行主编 张  宇

编辑策划 王海英

责任编辑 耿 雪 张斯阳

特约编辑 王鹏飞

国际编辑 王鹏飞 吴江月 许劼

美术编辑 乔 伟

英文审校 孙小端 王超 李欣

编辑出版发行
   《城市交通》编辑部

印刷 北京新华印刷有限公司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2-5328

国内统一刊号 CN 11-5141/U

邮发代号 80-175

国外发行代号 BM1828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北京399信箱)

纸质版定价 45.00元

电子版定价 50.00元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本刊特稿

  • 大连市既有铁路专用线改造更新研究

    吴亮;孙昱;

    城市既有铁路专用线的改造更新大多为片段式,其空间价值与社会意义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将其作为整体进行系统化研究将大大提升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概述了大连市既有铁路专用线使用状态及环境品质不佳的现状,从线域用地类型及土地开发强度、既有铁路专用线与城市道路的空间关系、线域人口密度及老龄化程度3个方面揭示不同区位既有铁路专用线环境特征及其差异。基于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总结既有铁路专用线改造更新的5种主要类型及其与环境特征的适应性。将大连市既有铁路专用线分为13个区段,从功能转型、空间重构、实施运作3个层面提出不同区段的改造更新策略,推动城市更新与城市空间品质提升。

    2024年03期 v.22;No.120 1-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1 ]

面向2035年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专题

  • 加强基础研究 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在《面向2035年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发布会上的致辞

    刘作仪;

    <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1986年成立以来,坚持以支持基础研究为主线,聚焦基础、前沿、人才,注重创新团队和学科交叉,推动源头创新能力的培育。当前,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群众关心的重要民生问题。特别是随着中国城镇化、机动化进程加快,城市交通需求和交通结构变化剧烈,同时城市交通拥堵全面爆发、交通需求呈现多样化发展、新业态出现等现象和矛盾集中凸显。

    2024年03期 v.22;No.120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 ]
  • 《面向2035年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成果解读

    汪光焘;

    城市交通问题是城市全体居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系列课题成果的基础上,课题组围绕城市交通问题这个主题作了系统研究,并撰写了《面向2035年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以下简称《战略》)。《战略》提出城市交通学是城市科学的组成部分;城市交通问题归属于城市的基础公共服务范畴,本质是提升城市的基础公共服务水平。然后,从战略方向、新要求、治理机制、城市基础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与标准等方面论述城市交通发展的新目标。最后,提出建立和完善城市交通的基础公共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的十项行动,为未来城市交通发展明确了行动方向。

    2024年03期 v.22;No.120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8 ]
  • 延续与求变——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演进

    陈小鸿;刘翔;涂颖菲;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是城市交通发展的长期纲领,既有需要坚持与延续的目标,也有需要调整的内容与重点。总结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内涵特征,将城市交通发展置于中国城镇化、机动化、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中,系统梳理1995年《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2024年《面向2035年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时代特征、编制过程、内容特色、行动重点。在回顾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作用与城市交通发展路径选择的基础上,解读城市交通作为城市基础公共服务的新定位与新要求,比较两版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在目标、评价标准上的继承性,在重点行动、任务要求上的拓展与调整,由此进一步阐述重新制定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初心与目的,期望为进入城镇化、机动化下半场的中国城市交通发展凝聚更多共识、坚定发展方向。

    2024年03期 v.22;No.120 18-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 ]
  • 影响城市交通发展的基础问题研究

    王颖;陈明;张丹妮;骆芊伊;

    中国城市的发展阶段和趋势特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息息相关,不同阶段经济社会、城乡建设、法律制度、行政管理、财税制度等各方面的变革都对城市交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因此,研究新时期城市交通的发展模式必须遵循国家政策和改革措施。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的变革进程,总结当前中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新特征,包括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体制改革强调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法律制度规定将城市交通问题的事权和财权划分为地方事务,城市发展进入区域化、数字化、低碳化发展新阶段等。基于这些特征,要求坚持城市政府的主体地位,以改革促进城市交通发展,支撑现代化都市圈培育,面向居民需求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

    2024年03期 v.22;No.120 2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 ]
  •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与面向2035年展望

    张华;雷凌云;刘若云;涂颖菲;陈小鸿;

    深入剖析中国城市交通基础特征、精准识别存在问题和研判发展趋势是谋划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基础性工作。总结近40年中国城市交通需求特征及变化,出行类型多元化和出行目的细分、通勤距离普遍增长是城镇化进程深入过程中出行特征呈现的两大转变。从道路设施、公共交通系统和交通信息化3个方面回顾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指出当前城市交通系统存在与城市空间发展不协调、系统自身运行效益下滑、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现实问题。展望2035年,城市交通发展应回归满足人的需求和支持城市高效运行的价值导向,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推动交通供需模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创新发展,促进交通与城市空间、经济、社会、生态的深度融合,迈向高质量、高可达和包容、可持续的发展图景。

    2024年03期 v.22;No.120 36-4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 ]
  • 建设交通强国对城市交通发展的要求

    郭继孚;王婷;刘奕彤;贾思琦;

    面向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有必要立足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综合分析城市交通在支撑交通强国及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进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从满足城市居民美好生活向往、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带动培育现代化都市圈等方面分析城市交通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作用。总结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需关注的重点问题,包括创新城市交通规划的理念和范式、坚持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国家城市发展战略、优化机动车保有及使用调控政策、形成带动培育现代化都市圈的交通体系、推进城市交通治理现代化等。推动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应围绕服务于人的需求,组织城市高效、安全、低耗、可持续运行,贯彻建设交通强国和现代化城市的要求,实现城市交通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4年03期 v.22;No.120 43-5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 ]
  • 城市低碳转型背景下绿色交通内涵解析与发展路径

    王继峰;郝媛;赵珺玲;刘冉;王森;田思晨;

    发展绿色交通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和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实现“双碳”目标、促进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引导城市低碳转型的关键举措。针对当前绿色交通实践工作主要聚焦于交通工具或交通设施的局限性,提出绿色交通的内涵是基于以人为本、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追求低能耗、低排放为核心目标,同时满足交通与城市发展协调、交通运输效率和效益改善以及人民群众出行品质提升的发展新范式。基于全生命周期、全要素系统发展路径,从交通运输节能降碳、高品质服务人的需求和塑造低耗城市空间形态3个方面提出发展绿色交通的措施建议,助力城市加快实现“双碳”目标。

    2024年03期 v.22;No.120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7 ]
  • 城市交通发展重点问题研讨——《面向2035年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发布会圆桌讨论

    戴帅;郭继孚;程世东;赵一新;陈小鸿;陆化普;杨新征;林涛;邵丹;

    2024年3月2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成果暨《面向2035年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召开。这是继1995年《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之后又一部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专著,针对城市交通理论问题和交通治理实践,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系列课题研究成果及十年来中国城市交通发展论坛的研讨成果进行了转化。围绕成果中的重点行动,特邀专家聚焦“小汽车使用管理+停车治理”缓解拥堵、绿色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综合交通体系引领培育现代化都市圈、新型基础设施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等方面分享了善政良策。

    2024年03期 v.22;No.120 5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规划设计

  • 北京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转型与实施路径探索

    崔文博;刘韵;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北京市将围绕首都功能建设落实和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梳理北京市“多规合一”规划实施及管控体系和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探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变革的价值逻辑和构建要点,进而提出北京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在总体思路、总体框架、传导路径方面的创新范式,以期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治理的联动机制。以北京市区级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实施为例,分析朝阳区综合交通规划、温榆河公园交通专项规划与朝阳分区规划、温榆河公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之间的协同衔接机制,逐级形成了对国土空间资源刚性管控、动态引导的规划实施路径,从而有效指导全区、特别是重点发展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最后,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实施路径3个层面探讨区级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中的传导逻辑及不足。

    2024年03期 v.22;No.120 6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 ]
  • 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系统组织协调性评价——以广州市为例

    黄靖茹;宋程;张科;

    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系统组织协调性是衡量城市交通总体运行效益的综合指标,强调全过程、全出行链的通行效率和城市整体效益。指出要实现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系统组织的协调就要最大化城市密度、城市布局和城市形态的效益,而时间效率和便捷是交通系统组织协调的重要目标。从交通需求层面出发,以目的地可及、目的地可达、公平可达、绿色可达为目标,构建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系统组织协调性评价体系,包含13项评价指标,重点体现人的需求这一核心要素。以广州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广州市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系统组织协调性得分71分,总体水平较好。其中人口与交通枢纽耦合度表现良好,枢纽型城市空间格局稳定发展;需要改善交通设施与重点功能组团耦合度、人口与就业岗位耦合度,同时要优化通勤时间及交通资源的均衡利用。

    2024年03期 v.22;No.120 7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 ]
  • 基于道路交通噪声预防的规划指标研究

    邓惠章;杨晔;曹雪柠;汪益纯;王树盛;章燕;周进;夏胜国;陈宗军;

    道路交通噪声已成为影响城市居民生活最大的环境污染源之一。为推动降噪型用地布局模式落地应用、推进宁静城市建设,针对既有规划指标体系尚未纳入噪声预防相关指标的现状,提出将空间噪声指数作为定量化的噪声预防规划指标。进而提出空间噪声指数的理想指标值计算模型,并结合拉萨、张家港等10个案例进行指标计算与评估。对于实际指标值偏大的案例,建议参考降噪型用地布局模式,以空间噪声指数为约束对用地空间布局进行优化调整。降噪型用地布局模式揭示了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互动新机制,而借助空间噪声指数可对该机制进行客观评估。最后提出将空间噪声指数作为空间品质类约束指标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指标体系并向下传导落实,对中远期规划实践以及城市更新等近期治理行动进行约束、引导和评估。

    2024年03期 v.22;No.120 8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7 ]
  • 集装箱干线港公路运输交通特征表征参数研究——以厦门港为例

    王永清;陈若薇;丁明;

    公路运输是中国港口集装箱集疏运的最主要运输方式。针对现状公路运输交通特征表征参数体系缺失、参数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提出运输结构、运输空间效率、运输时间效率共3类12项表征参数体系。从厦门港2017—2022年集装箱公路运输数据分析入手,挖掘各参数的影响因素及表征意义。通过对标中国先进港口,挖掘厦门港的发展优势及短板,提出厦门港未来的发展建议。厦门港应以“公转水”为主要方向优化运输结构;需重视货源腹地的扩张和货种的优化,争取更大范围货源、更大宗货种,提高其在沿海港口中的地位;同时,应重视货物智能信息化调度平台的建设,提升公路运输时空效率。最后,基于案例展示了将各表征参数应用于港口集疏运通道需求分析的过程。

    2024年03期 v.22;No.120 92-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 ]

交通治理

  • 考虑让行的信号控制交叉口转向交通优化研究

    孙伟;杨晓光;

    在加强依法让行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让行加剧拥堵”的现象和误解。为解析该现象并给出优化方法,首先分析了法律规范中关于让行的规定,并从微观角度梳理了信号控制交叉口的各类让行需求。其次,基于让行事件链提出交叉口组织模式、空间渠化、信号控制3个层面的优化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和实测两种手段对优化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估。研究表明,信号控制交叉口让行问题改善的关键在于满足让行的时空需求,以及减轻转向机动车驾驶人的观察、决策和行动压力。评价结果表明,优化方法可以有效缓解让行带来的效率降低、视距不良、机非干扰大等问题,并且可以带来一些边际效益,如交通文明提升、交通管理成本降低等。

    2024年03期 v.22;No.120 101-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5 ]

运营管理

  • 北京市郊铁路怀柔-密云线客流提升措施与效果评估

    杨超;胡进宝;尹艺璇;廖唱;刘剑锋;

    为加强外围新城与中心城区的联系,支撑非首都功能的疏解,近年来北京市大力推动市郊铁路的发展。然而,北京市既有运营的几条市郊铁路客运量普遍较低,与预期规模存在较大差距。为了研究造成市郊铁路客流效益不佳的原因,以北京市郊铁路怀柔-密云线为例,研究线路开通初期客流特征和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线路开行方案与客流需求不匹配、竞争力不足、部分车站交通接驳条件较差以及怀柔科学城开发进度及班车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开行方案、延伸线路至市中心城区、完善交通接驳设施、开行定制公交等改善措施。通过对比线路改善前后的客流变化情况,对线路改善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采取改善措施后,线路客运量得到明显提升,通勤客流占比也显著增加。

    2024年03期 v.22;No.120 110-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 ]
  • 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经济性研究——以广州市增城区云巴示范线为例

    李远安;徐士伟;贾幼帅;陈海伟;

    近年来,大中型城市掀起建设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热潮。相较于技术传统、应用普遍的钢轮钢轨有轨电车而言,云巴、智轨等新型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制式虽然在技术层面有革新升级、在车辆及工程建设层面有降价提质,但是在运营经济性与落地可行性方面尚显不足。运营经济性作为轨道交通项目前期投资建设重要分析指标,需统筹考虑25年全周期的运营需求变化、运营成本与补贴的可持续性。以广州市增城区云巴示范线项目为例,采用系统分析与类比分析,以及定性与定量、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方法,量化测算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全生命周期的运营成本及收益。针对前10年运营收入与支出不平衡问题,提出运营补贴模式以及对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用地进行综合开发的实施建议。

    2024年03期 v.22;No.120 117-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 ]

思辨争鸣

  • 基于街景图像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可骑行性评价研究动态

    杨晰涵;

    选取来自国际学术期刊的论文,以概述形式对城市交通理论方法、实证分析等学术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性介绍,旨在增强城市交通业界和学界对国际学术动向和研究热点的关注,促进学术交流。本论文对街景图像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可骑行性评价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构建包含5类34个指标的可骑行性指数,并在新加坡和东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将街景图像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相结合能够有效评价可骑行性,且街景图像指标显著优于非街景图像指标,然而兴趣点数量、土地混合利用指数、道路坡度、空气质量指数等非街景图像指标的作用亦不容忽视。

    2024年03期 v.22;No.120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5 ]
  • 《铁道之旅:19世纪空间与时间的工业化》解读

    刘欣怡;

    <正>《铁道之旅:19世纪空间与时间的工业化》源自德国独立学者沃尔夫冈·希弗尔布施(Wolfgang Schivelbusch)对欧洲与美国铁路差异的初步兴趣,在书写过程中逐步拓展为对19世纪空间、时间和工业化精神的全面勘探。该书背景植根于工业革命时期铁路的诞生及其对现代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城市规划和技术演进的深刻影响,其对理解工业化背景下的社会变迁具有宝贵价值。作者将铁路发展比作工业革命本身的进程,通过这个透镜来审视技术如何影响社会组织以及人们的思维和对世界的认知。

    2024年03期 v.22;No.120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5 ]

信息集锦

  • 交通资讯

    <正>交通运输部印发《2024年适老化无障碍交通出行服务扩面提质增效等5件民生实事工作方案》交通运输部发布《2024年适老化无障碍交通出行服务扩面提质增效等5件民生实事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进一步提升适老化无障碍交通出行服务,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残疾人安全、平等、舒适、便捷的出行服务要求。

    2024年03期 v.22;No.120 13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 面向2035年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正>一、中国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城市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城镇化将进入70%人口生活在城市的时代。城市进入“区域化、数字化、低碳化”的转型发展时代。超(特)大城市和中心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要求。让城市居民更加宜居、宜业、安全是国家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二、中国城市交通的阶段特征城市交通整合优化存量资源要素为城市注入新活力。城市交通是新技术、新服务、新模式广泛应用的领域。城市交通在城市高质置建设和发展中承担着重要角色。

    2024年03期 v.22;No.120 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面向2035年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新书发布

    <正>2024年3月2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成果暨《面向2035年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以下简称《战略》)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召开。这是继1995年《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之后关于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专著。该书由汪光焘牵头,组织同济大学、北京市交通发展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国城市交通发展论坛主要成员单位研究编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一系列课题研究成果及中国城市交通发展论坛十年来对城市交通理论问题和交通治理实践的研讨成果的转化。

    2024年03期 v.22;No.120 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