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

主  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

主  办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研究院

主  编 王静霞

副 主 编 赵 杰 马 林
     殷广涛 赵一新

执行主编 张  宇

编辑策划 王海英

责任编辑 耿 雪 张斯阳

特约编辑 王鹏飞

国际编辑 王鹏飞 吴江月 许劼

美术编辑 乔 伟

英文审校 孙小端 王超 李欣

编辑出版发行
   《城市交通》编辑部

印刷 北京新华印刷有限公司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2-5328

国内统一刊号 CN 11-5141/U

邮发代号 80-175

国外发行代号 BM1828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北京399信箱)

纸质版定价 45.00元

电子版定价 50.00元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本刊特稿

  • 国土空间规划框架下的交通规划编制体系探讨——以深圳市为例

    邓琪;刘琦;王晓波;

    2000年,为应对城市高速发展带来的复杂交通问题,深圳市建立了与城市规划体系相协调的“三阶段四层次”交通规划编制体系。伴随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的重建,首先阐述了深圳市“两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进而提出适应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交通规划转型要求。结合深圳存量用地发展的阶段特征以及既有交通规划体系的现实问题,明确国土空间框架下深圳交通要素分类分级,并对建立新时期深圳交通规划体系编制内容、编制主体、审批层级及传导机制进行研究。交通规划编制需要适应国土空间规划对于交通用地空间刚性管控、交通设施类型逐级传导等新要求,优化形成与之相匹配的交通规划编制体系,以支撑深圳交通与城市发展的持续协同与互促。

    2022年02期 v.20;No.107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7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1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轨道交通规划评估与融合发展专题

  • 城市轨道交通快线规划策略

    林群;

    <正>在“轨道上的都市圈”战略引导下,城市轨道交通快线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进入了规划决策快、建设规模大的高速发展时期。其相关规划对空间和交通统筹提出很高要求,面对时间紧、任务重、资源紧张等问题,综合协调和协同实施的难度较大。20年前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初期,各城市就提出了以运营为导向的快线规划构想,至今已积累了丰富的轨道交通运营经验和数据,理应全面梳理和改进规划编制方法。超大城市已建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模较大,主要客流走廊大都已有轨道交通线路服务,用地比较紧张。近期各城市实施了一些主要服务外围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快线,规划了一些外围地区轨道交通多线交汇以及机场轨道交通多线交汇的枢纽,将摊薄线网运营效益。一些城市规划的轨道交通快线网络形态,主要是拉开空间架构和各区均衡覆盖,缺乏与城市整体通勤需求形态的充分协调。

    2022年02期 v.20;No.107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轨道交通与区域协同发展研究

    杨少辉;李长波;高广达;吴照章;

    轨道交通在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协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需要在市域和中心城区统筹做好管控和衔接。系统梳理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几种空间形态,指出都市区(圈)是轨道交通未来发展的重点区域。对比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快线和市域(郊)铁路的各种定义和功能定位,指出两者应为同一规划层次、市域(郊)铁路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快线的一种实现形式。借鉴国外通勤率指标取值,提出中国都市区(圈)通勤率指标下限为5%。梳理都市区(圈)轨道交通需求分析的定量方法,并在《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0年—2035年)》中进行应用。最后,从功能层次、行政审批、客流效益、用地保障等方面提出国土空间规划层面轨道交通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建议。

    2022年02期 v.20;No.107 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1K]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15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超大城市轨道交通与空间协同发展策略——以北京市为例

    茹祥辉;杨志刚;郑猛;姚智胜;

    北京市处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城市转型关键期,城市建设亟待从均质蔓延式扩张向集约式簇轴发展转变。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抓手,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调整中的作用愈发凸显。以北京市为例,研究超大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协同发展模式。从超大城市空间发展与轨道交通布局的协调性入手,总结国际大城市发展经验及规律,分析北京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的协同性不足问题。立足非首都功能疏解、减量提质的发展要求,提出从“面、廊、点”三个维度构建空间协同体系,具体协同发展策略包括中心地区提供面状覆盖式服务、外围地区提供廊道式服务,构建“枢纽群+廊道”的空间组织模式。

    2022年02期 v.20;No.107 21-2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7K]
    [引用频次:19 ] |[下载次数:1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规划评估——以深圳地铁6号线为例

    孙永海;王翘楚;殷嘉俊;杨心怡;

    城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在城市空间扩张、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愈发得到重视。对实践案例进行评估分析,有助于破解市域快线规划功能和布局方面的争议。构建具有普适性的市域快线规划评估框架和指标体系,并以深圳地铁6号线为例,对市域快线的规划功能和布局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6号线一方面缓解了既有轨道交通网络的运行压力,有效带动了轨道交通沿线商业、办公类的城市开发;另一方面快速功能未能充分凸显,虽然提升了外围新城至中心城区客流的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但客流量和出行分布特征与预期存在一定差异。建议坚守“1小时门到门”时间目标、推行“骨干快线+接驳网络”模式,优化城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在中心城区的布局,并充分关注除市域快线外其他城市要素对于支撑外围次中心发展的作用。

    2022年02期 v.20;No.107 28-40+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3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8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实施评估及建议

    徐士伟;叶树峰;赵雪;莫琼;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推进、广佛同城化提速、广州都市圈提质升级,亟须对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开展实施评估。回顾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与北京、上海以及国外城市的建设速度、建设思路、客流特征等进行比较分析,研判当前发展阶段和总体建设思路。从支撑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在综合交通中的地位、客流特征分析、建设时序影响以及网络结构评估等方面对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实施开展具体评估,认为现状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满足现阶段城市发展和居民出行需求,并起到引导城市发展作用。最后,从加快都市圈轨道交通建设、加密中心城区网络、强化衔接线路建设、合理把握建设时序等方面提出下阶段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实施建议。

    2022年02期 v.20;No.107 41-5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3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8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规划实施分析——以广州都市圈为例

    蔡涵哲;孙元广;王芳玲;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市域快轨”)的规划布局和运营模式选择对其运输效率和客流效益影响显著。在对市域快轨发展特点和规划布局要点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以广州都市圈为例,对典型市域快轨线路的规划设计和运营效果进行研究。将已建成开通的广州都市圈市域快轨线路归纳为大站快线和快慢车组合两种典型模式。采用大站快线模式的线路时空效率优势明显,客流效益显著;此类线路应结合沿线规划分析客流发展潜力,系统选型和运营规模需具备一定的前瞻性。采用快慢车组合模式的线路其快车的时间节省效果明显,平均运距长,收益显著;此类线路在规划设计阶段应预留快慢车开行比例、快车越行车站等灵活调整的条件,以应对乘客出行需求的动态变化。

    2022年02期 v.20;No.107 53-58+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0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8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实施评估与“十四五”发展思路

    孙小丽;李玲琦;

    评估城市轨道交通在网络化运营阶段的实施经验和不足,将支撑武汉市国土空间“十四五”规划和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协同编制,促进轨道交通由高速度建设向高品质发展转变。基于客流效益、城市空间结构耦合、城市功能引导、一体化综合交通衔接等方面对已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总结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在规划选线、建设实施、综合开发等方面的实施经验与不足。最后,提出“十四五”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优化方向,包括促进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提升网络运行效率,构筑以车站为核心生活、生产、生态“三生共荣”的城市发展模式。

    2022年02期 v.20;No.107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0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都市圈轨道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研究

    由效铭;张宁;宗传苓;高龙;

    构建一体化融合发展的轨道交通是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的重要抓手。基于中国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分析和国外都市圈轨道交通经验借鉴,从交通需求和服务水平视角对都市圈快速轨道交通(以下简称“都市圈快轨”)规划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将都市圈轨道交通划分为三大类5个层次,明确功能定位和规划标准。以提升时间、服务和效益竞争力为目标,提出都市圈快轨规划的技术要点。分析跨线过轨运行、快慢车组织的影响因素,提出都市圈快轨运输组织建议。基于各层次轨道交通功能定位和运输组织方式,提出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融合重点、都市圈快轨与其他网络层次融合建议。最后,针对都市圈轨道交通涉及多主体特征,提出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2022年02期 v.20;No.107 6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引用频次:17 ] |[下载次数:1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郑州市轨道交通快线功能和布局研究

    张铮;卞长志;陈丽莎;李国强;李凤军;戴继锋;

    城市轨道交通快线(以下简称“快线”)在超(特)大城市都市区发展中承担骨架走廊支撑作用,谋划快线适配的功能、布局和服务水平是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不可回避的重要任务。通过回顾、分析郑州市历版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快线的布局、功能、设计标准,从快线的服务范围、市域快线与城际铁路廊道重合与功能交叉、快线规划的客流门槛等角度阐述郑州市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面临的关键问题和应对策略。研究郑州市快线构建思路和布局方案,包括统筹布局城镇发展轴带上的多层次轨道交通、以时间目标为导向实现空间高效组织、锚固城市中心体系和交通枢纽。最后提出“三心锚固、多向放射”的双层轨道交通快线方案,并总结了保障快线功能发挥的关键指标。

    2022年02期 v.20;No.107 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中心放射形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周军;徐旭晖;周菁楠;邓晓庆;

    以深圳市为例,对超大城市中心放射形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以下简称“放射线”)开展规划研究。首先阐述各阶段城市发展与放射线规划基本情况,分析现状运营放射线客流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3个规划要点:应重点结合高峰断面需求研判放射线通道规模,前瞻预留规划弹性;应沿中心区对外核心发展轴规划“快线+普线”复合通道,强化放射线的交通服务功能和引导城市发展功能;同走廊快线与普线应体现差异化布局策略,重视与城市空间的高效协同规划。放射线的规划方法、布局策略需结合城市发展阶段、空间结构拓展目标以及轨道交通服务需求不断向系统性、内涵化探索。

    2022年02期 v.20;No.107 8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3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信息集锦

  • 《城市交通》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调整

    <正>根据《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本刊自2022年第1期起对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进行调整,详见《城市交通》采编平台(https://csjt.cbpt.cnki.net)“投稿指南”栏目。常见著录格式示例如下。

    2022年02期 v.20;No.107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交通资讯

    <正>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按照1个国家综合指标、5个行业指标和31个省域指标进行设置。国家综合指标重点聚焦综合交通运输,注重国际横向比较,科学定位中国交通运输发展水平,科学引导行业、省域层面的指标设置;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等行业指标充分体现行业特点;省域指标既包括共性指标,以评价省域发展水平和进行横向比较,又设置个性指标,体现省域差异化特点。同时,鼓励重点区域、具备条件的中心城市分别研究建立区域指标和市级层面指标。

    2022年02期 v.20;No.107 13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规划设计

  • 粤港澳大湾区综合立体交通网战略构思

    邵源;黄启翔;易陈钰;罗韧;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城市群,具备超大尺度、超高密度集聚发展特征。大湾区区域交通联系正处于由低频次、长距离、低时间价值快速向高频次、中短距离、高时间价值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对标东京、旧金山、纽约三大世界级湾区,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体系在支撑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中面临的高端要素资源配置能力不强、跨方式难以协同等发展挑战,提出共建共享共治的城市群对外交通发展整体构思。结合未来粤港澳大湾区运输需求及发展趋势,提出枢纽共升级、腹地再拓展、湾区强集聚、都市创融合、创新促治理五大综合立体交通网发展策略。

    2022年02期 v.20;No.107 90-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9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6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上海市新城通勤人群出行特征分析

    杨超;陈明垟;袁泉;王燚;

    加快新城建设是上海市推进“十四五”规划建设的重要抓手。对新城通勤人群出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可更全面理解上海市城市空间联系。选取上海市主城区以及嘉定、青浦、奉贤、松江、南汇5个新城,基于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与手机信令数据对通勤人群进行识别,并分析其工作日出行特征。定义通勤人群非工作日的出行为非通勤出行,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将非通勤出行划分为高频日常生活型出行与低频非日常生活型出行,并进一步分析其出行特征。结果表明,5个新城之间居民通勤与非通勤出行较为独立;嘉定、青浦、奉贤新城居民通勤用时较松江、南汇新城居民更短,且南汇新城存在较多的长距离通勤出行,居民就业辐射范围更广;非通勤出行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5个新城基本可以满足高频日常生活型出行需求,但低频非日常生活型出行的设施供给较弱。研究结论可为上海市新城规划与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实证。

    2022年02期 v.20;No.107 9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3K]
    [引用频次:20 ] |[下载次数:16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北京市紫竹院地区儿童友好型街道设计

    郑舒文;姚雨昕;张鹤鸣;张一;郑含蓓;赵亮;

    满足儿童和家长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为儿童构建安全、舒适、趣味的街道空间,既是对儿童群体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也是城市存量更新、提质增效的基本要求。从安全性、舒适性、趣味性三个方面出发,采用调研访谈、GIS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北京市紫竹院街道南长河两岸片区道路空间进行儿童友好性调查评估。据此进行儿童友好型街道空间改造的方案设计,包括优化街道横断面、综合利用机会用地、布设儿童友好的街道设施、进行道路红线内外一体化设计等。最后,进一步提出儿童友好型街道空间的设计框架,为不同城市的街道空间改造提供技术方法。

    2022年02期 v.20;No.107 111-119+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2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1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交通治理

  • 基于智能技术的城市停车管理平台优化设计

    杨光;陈峻;

    城市普遍存在停车供需不平衡、停车秩序混乱、停车场收益差、停车服务水平低等问题。综合考虑出行者、停车场、停车管理部门以及政府其他部门的需求,结合状态识别、网络信息、供需匹配优化模型、停车诱导、可视化等智能技术,优化城市停车管理平台功能设计。平台涵盖停车供需信息识别及匹配模块、停车场供需分析及可视化展示模块、影响道路交通运行的停车场识别模块、特殊车辆监控管理模块和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车辆管理模块。该平台可以提升出行者的停车便利性,方便停车管理部门以及政府其他部门的数据获取、综合管理和执法。

    2022年02期 v.20;No.107 120-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读书

  • 《自行车的回归:1817—2050》解读

    殷照伟;李志平;

    <正>欧洲大陆聚集了众多国家,虽然文化、气候、地形等因素略有差异,但是并不足以造成如今各国悬殊的自行车使用比例。带着对这个问题的好奇,弗雷德里克·赫兰选择从经济、社会、生态、政策及多种交通方式的竞合关系角度,来分析自行车使用比例悬殊的原因。《自行车的回归:1817—2050》一书讲述了欧洲各国自行车的出现、兴盛、衰退到复兴的过程,尤其详述了法国的情况。作者依循时间轴线解析了自行车发展历程,将自行车发展史镶嵌在整个欧洲城市出行方式演变的全局中,找出欧洲各国自行车发展天壤之别的关键激励与限制因素,并对自行车未来发展前景进行预判。

    2022年02期 v.20;No.107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