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

主  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

主  办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研究院

主  编 王静霞

副 主 编 赵 杰 马 林
     殷广涛 赵一新

执行主编 张  宇

编辑策划 王海英

责任编辑 耿 雪 张斯阳

特约编辑 王鹏飞

国际编辑 王鹏飞 吴江月 许劼

美术编辑 乔 伟

英文审校 孙小端 王超 李欣

编辑出版发行
   《城市交通》编辑部

印刷 北京新华印刷有限公司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2-5328

国内统一刊号 CN 11-5141/U

邮发代号 80-175

国外发行代号 BM1828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北京399信箱)

纸质版定价 45.00元

电子版定价 50.00元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本刊特稿

  • 社会-技术变迁视角下的可持续交通

    魏贺;汪光焘;

    可持续交通在数字化、智慧化时代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与挑战,可通过社会-技术变迁视角与系统观念揭示作用机理、重构发展路径。首先,借助技术成熟度曲线评估国际商业咨询机构解决方案,认为技术创新将引发社会变革,由技术创新到智能服务再到智慧场景是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指出主观能动性是社会-技术系统动态变迁过程的决定因素。其次,引入多层视角理论解释社会-技术系统动态变迁过程,从宏中微三层揭示作用机理,指出决策主体须果断将可持续性确定为社会-技术系统创新发展的基本前提。最后,指出应依靠精明治理手段形成政策监管引导技术模式,基于可持续性、智慧性、韧性相互关系重构可持续交通发展路径,而系统观念是交通与社会治理决策的必然选择。

    2021年06期 v.19;No.105 1-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6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专题

  • 促进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经济可持续发展

    李凤军;

    <正>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指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即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针对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9] 328号)提出具体要求,要统筹考虑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通勤圈;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探索都市圈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一张网"。在此政策背景下,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如何实现规范有序、经济可持续发展,各地主管部门及专业人士在积极探索。

    2021年06期 v.19;No.105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8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市域(郊)铁路的内涵、功能定位与重点问题

    秦国栋;

    构建分工协作、功能合理的轨道交通体系是都市圈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通过对市域(郊)铁路相关概念的梳理,指出在中国承担都市圈核心圈层(中心城区)与外围圈层交通联系的轨道交通存在两类基于不同技术标准和运行规则的系统。市域(郊)铁路基于铁路发展而来,是铁路运输服务向都市圈和城市的延伸;市域轨道交通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而来,服务于城市市域或都市圈范围。对市域(郊)铁路的内涵和功能定位展开探讨,提出应坚持需求导向、效益为本的发展原则。同时阐述了市域(郊)铁路发展中需要关注客流需求、经济效益、运营模式、技术标准、发展机制等重点问题。

    2021年06期 v.19;No.105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8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7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对市域(郊)铁路规划实施的思考

    张杰;马魁;

    对市域(郊)铁路的宏观发展背景及服务特征认识往往局限于项目立项和制式选择,忽略了其交通服务功能。从市域轨道交通概念梳理入手,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市域(郊)铁路在中国现阶段发展的宏观背景。分析市域(郊)铁路发展应关注的三个问题:都市圈发展模式与路径,生产要素的集约高效利用,财政可持续能力硬约束。提出市域(郊)铁路在规划实施中应特别关注的四个要点:理性的规划建设思路、全出行链服务体系、弹性的技术标准体系、铁路综合利用思路。研究结论有助于从综合交通体系及都市圈多网统筹角度构建符合经济规律和良好交通供需平衡的市域(郊)铁路层次,并进行合理的项目选择。

    2021年06期 v.19;No.105 15-20+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2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7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广州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实践

    徐士伟;叶树峰;莫琼;马小毅;

    市域(郊)铁路是具有都市圈中心与周边城镇中长距离通勤功能的公共交通系统,广义上的市域(郊)铁路包含具有市域(郊)功能的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结合中国有关市域(郊)铁路的规范与规定,参考国际先进城市类似的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经验,探讨中国市域(郊)铁路的发展要求。以广州市为例,系统分析市域(郊)铁路探索与实践历程,基于区域发展、轨道交通和道路规划建设成果,明确其内涵。从功能定位、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方面对市域(郊)铁路开展研究。提出未来发展市域(郊)铁路的对策:应明确其作为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中间层次的功能定位,基于实际采用整合既有线路与新建线路的规划建设模式,加强技术标准统筹和管理部门协调,完善交通衔接。

    2021年06期 v.19;No.105 21-28+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2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8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市域轨道交通快线规划设计实践

    周勇;徐吉庆;

    在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和促进城市群、都市圈发展的背景下,市域轨道交通快线(以下简称"市域快线")呈快速发展趋势。中国市域快线规划设计理念和建设运营效果不尽理想,行业发展尚在不断探索且存在较大争议。在分析总结中国市域快线实践案例的规划建设、运营效果、技术标准和主要难题等基础上,通过趋势预测、案例分析、横向类比等方法,探讨市域快线网络规划与城市空间规划互动协调、结合城市发展确定适度超前的建设时机,以及合理选择系统制式和技术标准等关键问题。指出提升客流效益和服务水平的关键因素是实现市域快线直达城市功能核心区,并与多种交通方式实现良好衔接,以及市域(郊)铁路实现公交化和网络化运营。最后,提出科学合理地构建市域快线标准体系的建议以及未来的关注重点。

    2021年06期 v.19;No.105 29-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1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8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规划设计

  • 欠发达地区城市交通规划编制历程与演进特征——以四川省为例

    王超深;赵炜;冯田;

    受地方财政实力、规划管理水平等多重原因影响,欠发达地区大中城市交通规划编制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巨大差异。简单套搬大城市交通规划编制经验,不能有效地指导这些地区的交通发展。系统分析四川省大中城市2000年以来城市交通规划编制历程与演进特征,将其划分为城市交通规划探索期、综合交通规划涌现期、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凸显期和城市交通规划完善期四个阶段。总体来看,四川省大中城市完善的交通规划编制体系尚未全面构建,对当前编制较多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和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主要问题进行了反思,认为城市交通规划编制体系、编制内容和编制范型均应结合当地发展情况进行地域化探索与创新。

    2021年06期 v.19;No.105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1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从增量规模扩张到存量集约高效——新时期深圳干线道路网转型规划的思考与实践

    周军;邓琪;

    回溯深圳过去40年干线道路网规划历程,总结基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空间及产业特点、道路规划作用及其局限性,探讨新发展时期深圳干线道路在国土空间规划以及综合交通规划中的定位和要求。分别从交通结构转型背景、空间治理新模式和道路设施发展阶段三个维度提出干线道路规划目标、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的转型思考。大城市干线道路应优先满足为城市生产、生活服务的物流、应急、公共交通,有限度供给通勤出行需求服务,结合交通需求调控手段同步调减干线道路的通勤比例。新一轮深圳干线道路网规划提出了差异化的规划策略,即市域范围坚持功能导向,关键通道走廊复合利用;都市核心区坚持以供调需,设施规模适度减量,实现了从传统发展阶段的规模扩张型规划到存量主导阶段的集约高效型规划的转变。

    2021年06期 v.19;No.105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4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工程项目施工期精细化交通组织——以上海市为例

    朱浩;

    各类轨道交通、高(快)速路等重大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道路交通量大、施工影响范围广、交通资源紧张等因素,对精细化施工交通组织及管理提出了较大的技术挑战。首先回顾了上海市重大项目施工组织发展历程及精细化交通组织方法形成机制与经验特色。然后,以武宁路快速化改造项目案例为基础,阐述了三类精细化交通组织设计方法及实践,包括重大项目施工方案与交通组织方案衔接、施工区域的动态影响范围识别、施工区交通组织方案的宏微观分析。该方法应用的有效性已经在诸多案例中进行了验证,可以指导各类重大项目的精细化交通组织方案设计及评估,提高交通精细化管理水平。

    2021年06期 v.19;No.105 53-6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交通治理

  • 中国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析因及对策建议

    朱新宇;褚昭明;朱建安;戴帅;

    随着城市中的电动自行车不断增多,与其相关的交通事故也呈现出多发态势。首先,对2015-2020年中国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全量数据进行汇总整理。然后,从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的伤亡人数、地域特征、时间特征、伤亡人员特征、道路空间特征和违法行为等六个方面,对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最后,从规范生产销售、加强非机动车道和机非隔离设施建设、强化交通违法查处、重视电动自行车载人风险以及持续推进安全头盔佩戴行动等方面,提出加强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2021年06期 v.19;No.105 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引用频次:19 ] |[下载次数:17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交通视角下防御单元的适应性规划策略——基于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思考

    周文竹;汪琦;王楠;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社区作为疫情防控的基本单元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完善基本防灾单元建设,保障不同疫情传播阶段中各防御单元居民生活、就医等出行需求,有必要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社区防御单元的交通适应性管控策略。借鉴国内外防灾单元建设经验,从交通视角提出防御单元划定方法。以防御单元为尺度组织分阶段交通优化方案:潜伏初期的交通预警,快速传播期的交通禁行与交通专线组织,持续传播期的社区定制公交模式与开行方案,恢复结束期的预约公交运营方案与满载率控制标准等。交通视角下防御单元的适应性规划策略可以为提高城市防灾应急能力、构建城市防灾体系提供借鉴。

    2021年06期 v.19;No.105 71-80+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出行服务

  • 区域建成环境对共享单车日变特征的影响——以厦门市为例

    惠英;唐磊;解英堃;廖佳妹;施澄;

    建成环境对共享单车出行的影响机理是研究共享单车出行行为空间差异性以及制定分区管控策略的基础。然而关于共享单车出行量的日变化特征研究相对不足,现有研究大多采用几天的短期数据,缺乏对其空间异质性长期效应的研究。基于2018年厦门市近三个月的共享单车数据进行分区研究,建立了描述共享单车日出行量长期波动变化的指标体系,细分了五种区域共享单车出行模式,并探究了区域建成环境对共享单车出行量日变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建成环境会影响区域共享单车的日出行量及其长期的波动变化。人口密度、交通可达性以及各类POI数量均会正向影响区域共享单车的日出行量,而POI类别、与轨道交通的联系以及土地利用多样性则会对日出行量的波动变化特征产生不同的影响,土地利用多样性越高,日出行量变化越均匀。管理者可以据此安排针对性分区管理策略。

    2021年06期 v.19;No.105 8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4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8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理论方法

  • 基于集计出行链的城市交通模型架构研究

    佘世英;郑猛;向燕陵;刘恒;陈艳艳;雷焕宇;

    基于对活动链和出行链两种模型架构现实局限性的比较,提出一种新的、基于集计出行链的模型架构方法,并对核心算法进行解析。以中国超大城市武汉市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表明:该模型架构充分考虑了各出行链去程和回程在时间、交通方式、主目的地选择和中途停留点选择的时空制约因素和内在一致性,以及需求与供给之间的迭代与收敛,并适应各类出行链在统一的框架下进行建模;以基本出行链为分析单元,有效降低了居民活动建模的复杂度,同时确保了居民主体活动特征的一致性。在千万级人口城市的复杂交通环境下,对3 467个交通小区建模,模型具有良好的收敛性,Gap<0.2%和Gap<0.1%分别需要28.1 h和49.6 h,而对1 678个交通小区建模仅需要9.5 h和17.8 h。模型校核以及现实性和敏感性测试亦充分验证了模型的良好性能。最后,从客观认识四阶段模型、出行链模型和活动链模型的关系,避免盲目陷入模型精细化和复杂化陷阱方面给出建议。

    2021年06期 v.19;No.105 91-10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5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7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评价方法研究——以珠海市为例

    樊嘉聪;高亿洋;吴昊;

    对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服务水平进行有效评估,对于优化城市公共交通资源配置,更好地满足居民公共交通出行需求有重要意义。在梳理现状公共交通可达性服务水平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公共交通设施可达性、公共交通站点服务能力和区域可达性,建立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服务水平指标。对珠海市交通小区的公共交通可达性进行定量评估,分析交通小区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与人口密度的适配性。结果表明,可达性空间分布格局符合当地实际公共交通资源配置特征,公共交通可达性空间分异特征显著。最后,针对现有公共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思路,为深化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以及强化支撑引导城市空间发展提供指导。

    2021年06期 v.19;No.105 102-10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4K]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18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思辨与争鸣

  •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数字化转型——中国城市交通发展论坛第28次研讨会

    杨东援;郭继孚;顾煜;赵一新;张晓春;丁千峰;钱林波;邵丹;陈学武;周涛;白帆;崔扬;张宇;汪光焘;

    交通行业作为生产、分析和利用数据的重点行业,如何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通过理论创新、机制创新、实践创新,进一步以数据赋能服务于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是面向未来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2021年10月21日,由中国城市交通发展论坛组委会主办、同济大学承办的中国城市交通发展论坛2021年第3次(总第28次)常规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主题为"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数字化转型",来自8个城市、19家单位约70位专业人士出席了研讨会。会议对全球数字化发展趋势下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涉及城市交通规划领域的数字化空间规划理论、交通需求预测与组织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实践需求、交通特征分析与需求管理、规划机构业务转型以及数字平台建设与应用等。

    2021年06期 v.19;No.105 107-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1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1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活力交通与空间营造专题会议观点集萃

    张永雄;付雷雨;刘鹏;王欣宜;王天奇;米名璇;石飞;严海;惠英;李健;

    2021年9月29日,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暨2021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专题会议二十"活力交通与空间营造——线上交通专场(青年托举)"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承办,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教授李健主持。会议以作者宣讲论文、行业专家点评讨论的形式共议城市活力交通发展,就大数据环境下活力交通跨学科研究、活力交通的空间保障与品质提升、TOD发展模式及车站地下空间开发等主题进行了研讨,本文据以上内容综合整理而成。

    2021年06期 v.19;No.105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9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读书

  •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解读

    冯苏苇;唐艺菲;

    <正>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1933—2012)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政治学教授。2009年,她凭借《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一书的成果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她对经济治理的分析,尤其是对普通人经济治理活动的研究"。在现实生活中,公共事物(Commons)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例如森林和牧场、道路和停车场等"公共池塘"物品。这类物品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无法有效地排除他人的使用,交通运输行业很多的产品和服务均具有此类(准)公共品属性。

    2021年06期 v.19;No.105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3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信息集锦

  • 国内瞭望

    <正>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在北京举行2021年10月14—16日,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主题为"可持续的交通,可持续的发展",组织了包括全体会议、部长论坛、主题会议、科学技术创新论坛、企业家论坛等14场活动,130余位各国交通部长、企业家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等从民生、绿色发展、安全发展、互联互通、应对疫情和经济复苏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对话。大会发布的成果文件《北京宣言》提出加强交通合作的行动倡议,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与交通相关的各项目标的落实提供了行动框架。

    2021年06期 v.19;No.105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海外扫描

    <正>联合国发布《可持续交通,可持续发展》机构间报告近期,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开发计划署、环境规划署等部门联合发布《可持续交通,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Transpor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机构间报告,指出于2021年10月由联合国主办、中国政府承办的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对于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报告围绕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可持续交通发展的重要性、方法论框架及未来着力点。

    2021年06期 v.19;No.105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