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

主  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

主  办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研究院

主  编 王静霞

副 主 编 赵 杰 马 林
     殷广涛 赵一新

执行主编 张  宇

编辑策划 王海英

责任编辑 耿 雪 张斯阳

特约编辑 王鹏飞

国际编辑 王鹏飞 吴江月 许劼

美术编辑 乔 伟

英文审校 孙小端 王超 李欣

编辑出版发行
   《城市交通》编辑部

印刷 北京新华印刷有限公司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2-5328

国内统一刊号 CN 11-5141/U

邮发代号 80-175

国外发行代号 BM1828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北京399信箱)

纸质版定价 45.00元

电子版定价 50.00元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本刊特稿

  • 城市交通智能管控20年发展反思

    王长君;李瑞敏;

    城市交通智能管控一直是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重点,在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畅通、安全、效率等方面面临严峻的问题和挑战。通过简要回顾近20年中国城市交通智能管控的发展过程和现状,着重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城市交通智能管控的发展需要应对以人为出行服务对象的根本理念和出行模式的变化,注重新技术应用所必需的基础要求、必要条件和客观环境。最后,结合道路交通系统对智能管控的需求以及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从四个方面对交通智能管控下一步的发展提出建议:全面翔实的实时交通信息采集、科学合理的时空交通组织与整合优化的智能管控和主动诱导、系统深入的交通文明意识提升、稳步提升的交通智能管控层级。

    2020年05期 v.18;No.98 1-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7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8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7 ]

通勤交通与职住关系专题

  • 通勤研究与城市治理

    赵一新;

    <正>中国已经转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2019年城镇化率突破60%。提升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建设"美丽城市"成为城市工作的重点。通勤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影响着城市的宜居性。职住关系是城市空间的核心功能之一,决定了城市结构、空间绩效和运行成本。如何认识城市职住空间演变规律及通勤需求、探索交通改善对就业可达性的影响,对于城市体检、轨道交通建设、风险防控等城市热点工作具有重要的支撑意义。

    2020年05期 v.18;No.98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7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通勤大数据的城市职住分离度研究——《2020年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核心指标分析

    冉江宇;付凌峰;阚长城;伍速锋;田思晨;

    为探索城市职住空间分布对通勤出行的影响,基于35座中国大城市的通勤大数据,着重解析职住分离度指标的内涵和统计特征。发现该指标与城市规模相关性不显著,受职住集聚分布格局等因素影响较大,指标值的减小对实际通勤距离的缩短具有积极意义。基于职住分离度和过剩通勤系数两项指标间的负相关特点,分别选取9座城市作为代表城市,总结了重点空间单元的提取条件和职住分离成因。最后,从就近安居、职住梯度布局、交通服务差别化三方面阐述大城市职住分离度的优化对策。

    2020年05期 v.18;No.98 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8K]
    [引用频次:30 ] |[下载次数:15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 ]
  • 超大城市就业-居住格局与通勤绩效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张天然;周江评;周明芷;

    调整城市就业-居住用地规划布局理论上能推动通勤绩效改善,但这种理想规划能多大程度转换为现实效益,往往复杂而未知。结合已有文献和理论,分析职住平衡绩效的有限性和影响实际通勤绩效的多种因素。以上海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运用房价、经济普查等社会人口经济数据,测算地理联系率、基尼系数等指标。探究造成上海市过剩通勤的潜在因素,包括居民-企业理性的行为选择、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市场作用的复杂性以及就业-居住格局在质量上的适配关系等。最后,提出理性的公共交通导向式发展、针对性给予交通补贴、促进就业信息对称等优化出行的建议。

    2020年05期 v.18;No.98 18-2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0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7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 ]
  • 广州市职住平衡测度及关联性实证研究

    宋程;金安;马小毅;陈先龙;李彩霞;

    职住空间分布是城市规划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手机信令和互联网位置数据,提出城市职住及其对应关系的计算方法,并以广州市为例测度职住平衡各指标。以64个交通中区数据验证职住空间分布与居民出行呈现明显关联性,得出以下结果:动态职住平衡率越高,交通流动性越低,有利于交通拥堵治理;动态职住平衡率与静态职住比呈现倒"U"型关联,合理的静态职住比应为0.55~0.60;就业密度对出行强度影响远大于人口密度。最后,提出组团平衡、新规划区合理职住配比、就业疏散等规划理念,指导城市新区的规划建设工作。

    2020年05期 v.18;No.98 2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4K]
    [引用频次:16 ] |[下载次数:8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7 ]
  • 基于手机数据的职住空间关系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

    甘田;刘鼎;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低密度、蔓延式发展导致职住分离并诱发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对通勤特征和通勤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分析。首先,通过手机信令数据提取职住信息,分析就业人员的职住空间分布和通勤距离分布特征。其次,基于通勤流量矩阵构建出行网络,探究节点的度和强度分布,以及中心节点的空间分布模式。最后,采用社区发现方法划分通勤流量网络、识别社区结构。研究发现,城市中心和成熟的城市副中心呈现就业岗位的高度集聚,就业人员的居住空间相对分散;通勤出行以短距离为主,便利的轨道交通和职住比例失衡是长距离通勤产生的原因;节点的度和强度分布存在不均匀性,并且两者存在相关性,中心节点的聚集给中心区域造成较大的交通压力;社区结构与城市组团结构存在相似性,社区内部的职住关系相对平衡,外部通勤流量主要流入中心区域。

    2020年05期 v.18;No.98 36-4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02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5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 ]
  • 基于LBS数据的天津市双城通勤圈研究

    路启;阚长城;魏星;阴炳成;

    为了明确天津市双城格局下的城市通勤圈范围,利用百度LBS数据识别出用户的居住地、就业地,并计算其通勤出行范围。在此基础上,采用就业人口比例法和热力图等值线法识别天津市双城通勤圈范围。验证了天津市双中心的城市布局中确实存在两个独立的通勤圈且在覆盖范围、集聚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双城结构下的通勤圈与单中心城市也存在显著差异。利用外环线和综合通勤圈将天津市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区,通过人口、就业岗位、建设用地、通勤交通需求、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比较可知,三个层次分区存在明显差异性。该识别结果加深了对天津市域空间结构的认识,为在市域范围内分层次、分区域制定有针对性的规划政策提供依据。

    2020年05期 v.18;No.98 4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74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5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8 ]
  • 街区尺度下的通勤出行方式挖掘及其影响因子——以北京市为例

    阚长城;马琦伟;党安荣;万涛;高唱;

    通勤数据的传统获取手段存在成本高、覆盖面小、更新慢等问题,难以满足实时、高效监测和管理的需求。基于百度地图时空大数据,综合应用多种机器学习方法,构建一套识别城市街区尺度下通勤出行方式的技术框架,具有准确率高、覆盖面广、空间分辨率高等优势。挖掘北京市六环高速公路以内各街区的通勤出行方式构成特征,结果显示各类交通方式的通勤出行比例相对均衡。进而考察通勤出行方式的具体空间布局,探索其与路网密度、用地功能混合密度、公共交通设施服务水平3项建成环境因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路网密度、用地功能混合密度与小汽车通勤出行呈负相关关系,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对通勤出行的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

    2020年05期 v.18;No.98 54-6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47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6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 ]
  • 基于互联网位置数据的通勤特征挖掘技术

    阚长城;闫浩强;项雯怡;万涛;付凌峰;

    针对传统通勤特征测算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互联网时空大数据的通勤特征挖掘技术框架。基于互联网定位、地图数据,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挖掘常驻点、提取通勤OD,基于通勤OD进一步挖掘通勤距离、通勤时间以及通勤方式,并将上述通勤特征数据应用于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和国土空间规划等方面。使用多源时空大数据对通勤监测指标和结果进行校验,结果表明基于互联网位置数据的通勤特征与抽样调查获得的通勤特征具有一致性,且能够以大样本、低成本、高空间精度提供高频更新的通勤监测指标,是对传统方法的有效补充和强化。

    2020年05期 v.18;No.98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8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5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 ]
  • 基于空间增量模型的人口与就业岗位分布预测

    任智;钟鸣;李大顺;刘少博;郑猛;马晓凤;

    如何获取并更新城市交通小区人口与就业岗位分布数据是当前交通规划工作面临的难题。首先分析土地利用、可达性、建筑面积与城市人口和就业岗位分布的关系。在空间消费系数的基础上,考虑可达性对人口和就业岗位分布的影响,提出人口、就业岗位增量分配权重的概念,构建基于空间增量模型的人口与就业岗位分布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并通过武汉市江岸区交通小区数据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人口与就业岗位分布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能够为城市交通规划模型提供基本的输入数据支持。

    2020年05期 v.18;No.98 6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8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 ]

别册

  • 践行绿色出行 建设美丽中国——2020年绿色出行活动

    <正>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便捷的出行,是我们共同的梦想。减少使用汽车,选择替代交通方式,做绿色出行的支持者、宣传者和践行者。低碳生活无处不在,绿色出行人皆可为,个人的跬步小流,成就祖国的万里河山。

    2020年05期 v.18;No.98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 ]

规划设计

  • 福州市南街公共空间营造实证研究

    阙平;

    城市街道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多功能复合公共空间,街道的服务应回归人的本体。在福州南街综合提升改造项目中,着力改善各种交通方式的通行环境、商业生活的可达性,创造街道美学价值。在片区范围内重新梳理南街周边道路的交通组织,提升街区整体通行效率。在既定的存量空间内,按照行人、非机动车、公共汽车、私人汽车的优先级顺序分配道路空间资源,并统筹协调地上地下空间功能划分。改造项目完善了南街的公共空间属性,带来了经济繁荣、土地价值提升和人民的幸福感。

    2020年05期 v.18;No.98 7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31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 ]
  • 轨道交通高架桥下方城市道路设计实践——以深圳市腾龙路为例

    张彬;叶海飞;徐茜;

    轨道交通高架桥下方城市道路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轴线,沿线出行活动多样。但是轨道交通高架桥对沿线空间割裂严重,为道路设计和空间营造带来障碍。通过总结分析轨道交通高架桥下方城市道路的主要特征,探索精细化、品质化、人性化的道路设计方法:1)非机动交通精细布局、共享利用;2)公共交通加密布局、注重衔接;3)车行组织安全整治、智能管理;4)断面设计因地制宜、分段设计;5)公共空间整体统一、特色塑造。深圳市腾龙路的道路设计实践实现了轨道交通与城市道路融合发展,使轨道交通高架桥下方城市道路重新焕发出行活力。

    2020年05期 v.18;No.98 8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5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 ]
  • 基于需求方调查数据的城市货运特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秦芬芬;陈建华;刘振华;

    开展城市货运特征量化研究,旨在摸清货物运输需求规模、掌握运输结构特点和规律。基于北京市2016年货运需求特征调查,使用样本数据对货运总量和结构数据进行计算进而开展多维度分析,地域范围覆盖六环高速公路以内地区。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货运需求以居民日常生活物资类为主,呈现显著的"输入型"特征,运入量达到运出量的2.6倍;建筑物资运输大幅下降;运输时间、运输方式、运输车型均与货物种类密切相关。提出城市规划建设时应充分考虑货运交通影响,货车限行政策应根据货物种类区别对待,通过精细化管理确保必要通行,同时尽可能分散高峰时期的交通压力。

    2020年05期 v.18;No.98 91-9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4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 ]

交通治理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城市公共交通韧性治理

    徐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对常规的城市交通管理策略造成冲击。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动态响应与防控要求,城市公共交通的角色定位既是疫情防控"主战场",也是经济恢复"保障线"。通过探讨将韧性城市治理思路引入公共交通运行组织管理的可能性,从应对目标、应对思路、应对主体和应对手段等方面提出城市交通治理的变革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要求下城市公共交通韧性治理的明确响应策略、匹配核心能力和对应工具组合的三步骤治理思路。

    2020年05期 v.18;No.98 98-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引用频次:19 ] |[下载次数:1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 ]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应急物资运输保障对策

    朱晔;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国应急物资运输保障中出现了运输通道受阻、应急物资分拨不畅等问题,暴露出中国的应急物资运输保障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基于新冠肺炎疫情下应急物资运输保障的特征和难点,解析此次应急物资运输保障中的经验及所暴露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指出既有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在面对重大突发疫情时存在不足之处:缺乏重大突发疫情下应急物资运输保障特定需求的相关措施和专项预案,缺乏完善的将全社会运输资源进行有效组织的机制,缺乏应急运输系统参与者的高效沟通协调机制,缺乏应急物流设施合理配置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中国重大突发疫情下应急物资运输保障能力的基本对策,并从应急物流网络结构、节点设置、运行机制和协同运作等方面研究了依托既有资源快速构建应急物流网络的方法。

    2020年05期 v.18;No.98 102-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1K]
    [引用频次:35 ] |[下载次数:3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 ]

理论方法

  • 城市汽车保有量极限值分析与预测

    姚广铮;刘小明;陈艳艳;崔凯俊;

    准确判断城市汽车拥有水平对于汽车产业发展和城市交通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构建影响城市汽车拥有水平的整体框架体系,将15个影响因素划分为4个层次。识别了城市人口规模、城市人口密度等影响汽车拥有水平的根本性因素,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等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构建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城市人口规模与千人汽车保有量极限值的回归模型,发现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相比于城市人口密度具有更好的解释力,负指数模型比线性模型有更好的解释力。通过模型推算,中国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远期的千人汽车保有量将分别处于300辆·千人~(-1),350辆·千人~(-1)和400辆·千人~(-1)左右的水平,小城市可能达到450辆·千人~(-1)甚至更高水平。

    2020年05期 v.18;No.98 110-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0K]
    [引用频次:29 ] |[下载次数:9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8 ]
  • 面向一体化规划的机场陆侧交通需求分析方法

    白同舟;李先;陈静;张颖达;

    机场对于城镇化地区发展的作用日渐凸显,而机场陆侧交通已成为制约机场功能有效发挥的瓶颈。随着机场与城市空间关系变化、机场枢纽功能综合化以及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机场陆侧交通规划将逐步向统筹兼顾多元交通主体、不同空间层次和差异化出行需求的一体化规划转型,亟须建立一套适应机场陆侧交通新变化的需求分析方法。首先明确机场陆侧交通一体化规划的内涵,提出将旅客(含接送人员)集散交通、员工通勤交通、货运交通以及机场与临空经济区之间客货运交通作为规划关键对象,并结合细分需求优化交通需求分析技术路线,阐述了主要环节技术要点。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例,从多元主体及空间融合、应对规划不确定性及规划目标差异性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2020年05期 v.18;No.98 120-12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83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信息集锦

  • 交通资讯

    <正>国内瞭望《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出台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出台《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中国铁路2035年、2050年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描绘了新时代中国铁路发展美好蓝图。《规划纲要》提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发展目标:

    2020年05期 v.18;No.98 13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信息集锦_读书

  • 《上游:在问题发生之前解决问题》解读

    伍速锋;

    <正>希思兄弟一直是畅销书的高产作家,他们的著作《行为设计学》《瞬变》《决断力》《让创意更有黏性》,四度上榜《纽约时报》畅销书。2020年3月,希思兄弟中的弟弟丹·希思(Dan Heath)带来了他的第五部作品《上游:在问题发生之前解决问题》(以下简称《上游》)。《上游》一书试图帮读者拨开由繁重的日常事务积累的迷雾,带领读者追溯问题形成的本源,通过解决上游的隐患来规避下游的爆发,防患于未然。

    2020年05期 v.18;No.98 135-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5 ]

彩页索引

  • 南京市交通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正>南京市交通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大数据中心")于201 5年12月1日由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式认定,并于2016年1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以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下属的交通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实体机构。大数据中心研发团队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100%,研发人员均毕业于国内外交通、计算机等学科研究水平领先的高等院校,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及实践积累。大数据中心研发团队致力于交通行业核心数据技术的挖掘分析和应用服务产品研发,在数据挖掘、交通模型、智能交通等方向成果丰硕,已经获得24项软件著作权,申报了9项发明专利。业务范围覆盖交通大数据分析应用、公共交通规划智能决策支撑平台开发、交通大数据软件产品研发、城市交通规划决策支撑平台开发及应用、城市规划及交通信息平台集成等,在城市交通数据融合挖掘分析技术、交通网络分析、交通仿真建模和智能交通决策支持模型算法等方向积累了丰富的技术成果和实战经验,在业内已形成显著领先优势。

    2020年05期 v.18;No.98 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22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8 ]
  • 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

    <正>重庆市渝北区龙山大道339号二号楼电话:023-67862200传真:023-67862200邮编:401147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我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专门从事城市交通规划与研究的机构,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单位和重庆市城市规划协会交通规划行业委员会挂靠的单位。自2005年成立以来,我院陆续建立了重庆交通大学"产学研"合作基地、"山地城市交通系统与安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重庆市交通达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大科技研发与创新平台。

    2020年05期 v.18;No.98 13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8 ]
  • 昆明市城市交通研究所

    <正>昆明市城市交通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6月,经过18年的努力,构建了完整的交通规划编制体系,在低碳绿色交通规划、交通承载力、综合交通枢纽研究等新兴学科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通过长期建设,成为云南省首家拥有开发交通大数据及模型应用技术力量的机构;单位规划构建的昆明公交专用道体系曾被作为城市交通发展的典范,呈贡低碳示范区交通规划也成为国内低碳交通规划和"窄马路、密路网"道路布局理念先行先试的城市之一。

    2020年05期 v.18;No.98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5 ]
  • 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

    <正>交通院简介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隶属于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是国内较早成立的交通规划专业研究机构之一,拥有城乡规划和工程咨询双甲级资质。主要承担全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研究和编制综合交通规划、交通专项规划,开展全市交通基础数据调查、交通预测分析与评价,建设和维护交通模型及交通信息系统,从事城市特定发展项目交通规划设计研究等公益服务职能,积极为各级政府决策、规划管理、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该院是"世行贷款武汉城市圈交通一体化示范项目——武汉市交通决策支持平台"运营维护单位、全国"未来交通实验室武汉站"挂牌单位。

    2020年05期 v.18;No.98 14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 ]
  • 中国地铁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正>为您提供城市轨道交通前期全方位技术&综合解决方案城市轨道交通政策及规范标准研究城市公共交通骨干体系规划城市轨道交通战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交通枢纽规划城市综合交通一体化和交通衔接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融资方案(PPP方案制定与综合服务)城市轨道交通TO D研究和咨询

    2020年05期 v.18;No.98 14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5 ]
  •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所

    <正>T-H-U-P-D-i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是清华大学下属的全资国企,是清华控股旗下以城市研究、城乡规划设计咨询与人居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为主业的成员企业。我院拥有城乡规划编制甲级、国家旅游规划设计甲级、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甲级、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建筑行业(建筑)专业甲级、土地规划乙级等多项专业资质。

    2020年05期 v.18;No.98 14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 ]

  • 通勤交通与出行幸福感

    <正>通勤交通是城市运转和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城市居民的幸福感,体现城市运行效率和宜居性。每天面临长距离或长时间通勤的大城市居民,通勤交通对其幸福感的影响更为显著。国外相关研究发现,影响通勤幸福感的两个重要因素是通勤时间和通勤方式。通勤时间较长的人出行幸福感较低,非机动交通通勤者比小汽车或公共交通通勤者更快乐、幸福感更强,而大多数通勤快乐和满意度衡量标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勤方式的舒适性和可靠性等级。因此,

    2020年05期 v.18;No.9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