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

主  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

主  办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研究院

主  编 王静霞

副 主 编 赵 杰 马 林
     殷广涛 赵一新

执行主编 张  宇

编辑策划 王海英

责任编辑 耿 雪 张斯阳

特约编辑 王鹏飞

国际编辑 王鹏飞 吴江月 许劼

美术编辑 乔 伟

英文审校 孙小端 王超 李欣

编辑出版发行
   《城市交通》编辑部

印刷 北京新华印刷有限公司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2-5328

国内统一刊号 CN 11-5141/U

邮发代号 80-175

国外发行代号 BM1828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北京399信箱)

纸质版定价 45.00元

电子版定价 50.00元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本刊特稿

  • 新时期城市交通需求演变与展望

    汪光焘;王继峰;赵珺玲;

    准确把握城镇化和信息化对城市交通需求的影响并分析其演变趋势是推动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分析在城镇化进程中人的生活质量提升、城市空间高效组织和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交通需求新特征。论述信息化对城市的机动性、交通基础设施利用和城市交通治理等方面的预期影响。最后,展望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愿景,提出按需服务、融合发展、交通公平、规则重构4个主要场景,并指出唯有变革和创新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

    2020年04期 v.18;No.97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5K]
    [引用频次:25 ] |[下载次数:8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浙江省交通综合治理专题

  • 治堵背景下浙江省城市交通综合治理实践

    朱小康;

    <正>2012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城市交通治堵战略,在全国率先启动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程,开启五年治堵攻坚战。浙江省委、省政府庄严承诺:通过五年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明显改观,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2018年,浙江再次启动新一轮的五年交通治堵行动,目标是全面建成"畅通交通示范省"。治堵新五年不仅要进一步实现"畅"的城市出行期待,更希望实现便捷高效、绿色低碳、智慧交通、安全文明、群众满意的交通先行示范。

    2020年04期 v.18;No.97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1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次级核心视角下杭绍都市区交通一体化策略研究

    高昂;王桀;丁勐涛;

    都市区是城市群圈域内部交通活动最活跃的部分,其交通一体化直接关系到都市区的运行效率和未来发展。都市区中心城市之间的次级核心是都市区交通组织的转化界面和空间载体。以长三角核心圈内的杭绍都市区为例,分析现状交通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次级核心为落脚点,厘清杭绍都市区交通一体化的机理。近期基于次级核心诱发的跨界交通和货运交通,提出客货分离、路网加密的交通提升策略。远期通过枢纽带动、轨道交通引领促进都市区交通运输结构转型,并针对都市区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提出对策与建议。

    2020年04期 v.18;No.97 13-2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87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浙江省小城市公共汽车交通竞争力不足问题思考

    高昂;盛飞;朱小康;张磊;

    作为缓解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发展公共交通已经在大城市中得到有效落实。然而,小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用地功能布局、城市规模与交通投资能力上与大城市有着显著区别,加之小汽车与网约车行业的冲击,导致公共汽车交通竞争力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研究浙江省小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改革模式、加强限制、提升服务、经济政策四个方面提出公共汽车交通竞争力的提升策略。同时,探讨公共交通企业国有化改革与免费公共汽车政策在小城市实施的可行性。

    2020年04期 v.18;No.97 2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4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卡口车牌数据的交通拥堵改善方案研究

    马柱;吴寻;陈福临;

    卡口车牌数据含有极其丰富的交通信息,可以获取传统调查方法无法获取的指标,是交通分析的理想数据。提出卡口车牌数据用于交通拥堵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即通过卡口车牌数据获取路段流量、转向流量、路段平均行程时间、车辆OD等指标,了解交通特征,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方案。在原始数据预处理方面,提出基于路网拓扑结构和大数据思想的数据补全方法;在交通分析方面,根据不同分析目的,将研究问题分为明确路径的轨迹分析、明确起(终)点的轨迹分析以及不明确起终点的轨迹分析三类,并分别探讨了其适用性。最后,以千岛湖镇新安东路改造为例阐述具体分析过程。

    2020年04期 v.18;No.97 30-3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0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软件开发工具包(SDK)数据的人群空间活动分析

    李星月;刘丰嘉;余伟;曾黎明;

    为研究新兴数据源在人群空间活动分析中的实用性,以软件开发工具包(SDK)数据为基础,构建中观尺度下特定城市空间和特定人群的空间活动分析方法。以舟山市为例,从来源、路径、强度和分布四个方面衡量居民和游客各自的空间活动特征,对比分析两者活动的规律性和差异性。分析表明:居民空间活动始终集中分布在居住地附近且日变化和时变化小;游客活动则集中分布在道路、码头和景区,整体日变化和时变化较大。SDK数据源具有更加精确的定位以及更加丰富的用户属性信息,可以为特定人群出行时空优化和出行服务、公共设施定制化配置、应急管理对策等提供决策依据。

    2020年04期 v.18;No.97 38-4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48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中小城市区域联系及人口研究

    李星月;陈福临;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随着人口快速流动,中小城市在都市区城市网络的影响力增强,内外联系与人口特征愈加复杂。主要依托手机信令数据,结合手机SDK数据,以江山市、青田县、海盐县和宁海县四个中小城市为例,从省域、区域城市群、邻近区县和市域四个层面,提出通过人口交互数测度城市内外联系特点的方法,并用于指导城市交通设施规划。依照三种分类人口(服务人口、常住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口)的人群划分,识别乡镇(街道)人群的数量结构及其时空分布特点,提出人群空间分布与空间形态耦合分析的方法。研究发现,中小城市具有许多共性特点,其区域联系的布局更趋于扁平化,城市内部联系有明显轴向性,中心城区人口向心力明显,特色产业乡镇吸引特定人群。

    2020年04期 v.18;No.97 47-5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37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都市区综合交通走廊工程规划实践——以金华市为例

    贺晓琴;华文龙;朱小康;吴寻;

    集约化、复合化的综合交通走廊是解决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都市区交通空间紧张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从规模到效率转变的重要载体。结合综合交通走廊规划建设经验,分析适宜建设综合交通走廊的城市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以金华市南二环路以南区块综合交通走廊工程规划方案实践为例,重点从综合交通走廊的要素构成、各设施线间控制宽度及走廊带基本控制宽度、线位组合敷设方式等方面进行论述。结果表明,铁路、高速公路以及干线公路三种交通设施组合形成的综合交通走廊内,设施间较为可行的布局方式有三线平行敷设、公路组合铁路平行敷设两种;综合交通走廊控制带的基本宽度可压缩30 m,充分体现其集约、节约用地的特点。

    2020年04期 v.18;No.97 5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4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规划设计

  • 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思考

    杨晨;薛美根;吉婉欣;逄莹;王祥;

    交通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实施的支撑和保障。首先,从国家战略层面理解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意义以及新时代的新要求,并从长三角、国内、国际三个层次分析了长三角为何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其次,阐述了交通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指出一体化不是一样化、单一化,而是应差别化;高质量则要突出功能融合、存量优化、结构调整、生态友好等要求,进而提出了长三角交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以及上海市综合交通系统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思路。最后,聚焦《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关于交通的四方面任务,探讨推进规划实施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2020年04期 v.18;No.97 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0K]
    [引用频次:21 ] |[下载次数:9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活力区和中心城区边界识别——以广州市为例

    宋程;陈嘉超;李彩霞;艾冠韬;

    城市活力区和中心城区是认识和研究城市的重要基础性信息,也是城市管控政策制定的前提。传统调查数据难以准确界定边界,城市活力区和中心城区边界的确定多以定性为主。大数据的兴起为城市功能区边界识别创造了条件。基于手机信令数据、互联网位置数据、兴趣点等多源数据,建立人口综合密度、兴趣点密度两大静态指标,以及与城市中心可达性、商务休闲活动驻点密度两大动态指标,以综合识别城市活力区和中心城区边界。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的组合使用克服单一指标或仅静态指标识别的局限性。以广州市为例阐述了该方法的实用性,识别出广州市活力区和中心城区的范围已与国际一流城市相当。

    2020年04期 v.18;No.97 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1K]
    [引用频次:19 ] |[下载次数:10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枢纽机场与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的衔接布局

    唐怀海;潘昭宇;

    轨道交通是枢纽机场地面集疏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机场地面交通系统建设存在道路交通服务水平不高、轨道交通客流效益不理想、盲目引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问题。通过分析机场功能定位、客流分布,研究机场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方式的匹配性与适应性,以及机场轨道交通线路与客流腹地的连接布局和运营组织模式。研究认为,枢纽机场应当建设功能匹配适用、布局便捷高效的轨道交通集疏运体系,优先考虑引入城市轨道交通、市域(郊)铁路,审慎决策引入高速铁路及城际铁路。轨道交通线路应连接覆盖机场主要客源地,并与整个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形成便利的衔接换乘关系,通过干支结合、快慢组合的运输组织方式,适应航空旅客出行需求。

    2020年04期 v.18;No.97 7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7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5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东京都市圈物流设施规划历程及分级体系

    赵莉;

    中国城市物流设施处在自发式无序发展状态,严重影响了物流组织的效率。物流设施的层级划分是物流体系构建的前提,其界定是引导和形成合理物流组织模式的关键。针对物流设施缺乏统一分级体系的问题,从回顾东京都市圈物流设施规划历程入手,总结了东京都市圈物流设施的层级划分方法和布局原则。指出物流活动的基本特征是物流设施分级的重要依据,应着眼于物流设施的运输组织范围和运输活动对城市空间的影响进行合理分级并指导其空间布局。

    2020年04期 v.18;No.97 87-92+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0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6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交通治理

  • 数据驱动下的深圳市交通疫情响应与精细治理

    张晓春;邵源;孙超;龙俊仁;安健;林钰龙;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快速响应阶段,城市运行遇到系列应急性问题。以构建"可信、可控、可靠"的交通服务体系为目标,利用大数据研判疫情整体防控、对外交通客流、城市交通运行、重点区域活动、企业复工复产等态势。围绕如何动态、精准识别市民出行需求变化以及全人群出行链特征变化等关键问题,提出城市交通系统从传统追求"大客流、高效率"向追求"安全可信、精准调控"转变的完整措施建议。最后,提出将韧性交通构建纳入长期交通战略,持续保障城市运行恢复。

    2020年04期 v.18;No.97 93-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1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5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交通健康发展决策评估指标框架研究

    周志华;欧阳剑;景国胜;

    指标的本质是传递目标、衔接行动。建立指标评判体系有助于聚焦城市交通发展方向,让交通治理工作更有成效。指标设定应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通过总结既有指标特点和效果,归纳出健康的城市交通必须具有的特征:保护与发展、公平与效率、规模与效益。从生态文明和新发展理念的角度,构建人、社会、自然三维评估指标体系,并筛选核心指标。推动评估指标从专业领域走向全社会共识,实现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

    2020年04期 v.18;No.97 1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3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华盛顿大都市区多模式走廊发展评估与启示

    贾卫宾;

    二战之后,随着人口激增和小汽车普及,美国许多城市步入了快速郊区化和都市区化过程,如何进行增长管理成为都市区发展的核心议题。华盛顿大都市区创造性地提出通过多模式走廊引导都市区发展的模式。梳理华盛顿大都市区多模式走廊格局的建设过程,从大都市区和走廊两个层面对发展成效进行评估,并分析发展过程中的政策影响。结果表明:1)多模式走廊是都市区发展过程中有效的增长管理手段;2)多模式走廊建设过程中需要强有力的交通政策保障;3)交通构成和组织方式是走廊模式的基础;4)不同走廊的特征取决于所在地方政府的走廊机制。最后,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都市圈走廊规划建设提出若干建议。

    2020年04期 v.18;No.97 10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35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思辨与争鸣

  • 防疫与城市韧性交通建设

    滕五晓;马林;潘海啸;赵杰;黄弘;赵一新;

    2020年6月20日,《城市交通》编辑部与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联合主办"防疫与韧性交通"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教授、交通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健主持。本次会议以《城市交通》杂志2020年第3期"防疫与韧性交通"专题论文为基础,作者亲自讲解论文并适度延展,行业专家进行深度分析和趋势预测,共议城市韧性交通发展。本次会议为线上形式,专家学者、技术同仁、青年才俊积极响应并参会,最高在线人数达212人。因篇幅有限,本刊编选部分专家发言,以飨读者。

    2020年04期 v.18;No.97 120-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4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2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信息集锦

  • 《城市交通》杂志征稿启事

    <正>《城市交通》杂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会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为提高学术论文的传播效率和利用价值、推进期刊数字化和网络化转型,本刊进行新型出版模式探索。除出版印刷版传统学术论文外,还增加了增强论文和数据论文等数字化新型出版形式。自2019年起,新增规划设计、交通治理、出行服务、理论方法等栏目。

    2020年04期 v.18;No.97 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交通资讯

    <正>国内瞭望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交通运输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有关工作的通知消费扩容提质有关工作的通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交通运输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完善、立体互联的基础上,提出重点推动一批对促进消费作用明显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知》要求,加快城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点城市群、都市圈为重点,推动形成以

    2020年04期 v.18;No.97 127-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信息集锦_读书

  • 《航空大都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解读

    张菁菁;

    <正>在速度经济时代,机场已经成为全球生产和商业活动的重要结点,也是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它不断吸引着众多与航空业相关的行业聚集到其周围。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业企业在机场以及交通走廊周围集聚,一种新型的城市即航空大都市应运而生。2011年,约翰·卡萨达教授提出"航空大都市"(Aerotropolis)的理念,被《时代周刊》誉为"改变世界的十大构想"之一。他在《航空大都市:我们未

    2020年04期 v.18;No.97 133-13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杭州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转型缩影——湖滨地区交通治理

    高昂;

    <正>2003年,杭州实施以西湖隧道分流为主的环湖机动车交通治理,为湖滨地区步行化和促进城湖一体创造有利条件。2013年,杭州借地铁1号线建设开展延安路综合整治,始终将街道的场所功能作为延安路第一功能,以道路有机更新带动城市有机更新,塑造立体精致的城市景观大道,保护传承历史文脉,营造活力宜人的开放空间。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快慢交通空间,湖滨地区逐渐形成以"轨道交通+非机动交通"为主导的交通结构。2019年,杭州湖滨地区开展步行街改造提

    2020年04期 v.18;No.97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1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正>畅想交通引领城市公司概况Company profile致力于城市与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综合服务商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创立于1996年。公司拥有一支由教授、研究员等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层次核心人才领衔,博士、硕士占80%以上构成的200多人精英团队。团队中有全国人大代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畅通工程专家

    2020年04期 v.18;No.97 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厦门市交通研究中心

    <正>中心简介厦门市交通研究中心成立于2015年,现有员工52名,下设交通规划所、信息模型所、轨道交通所、道路工程所及综合办公室,现有工程咨询甲级、城乡规划乙级资质。主要职能包括:开展区域及城市交通发展政策、战略研究;开展综合交通规划,轨道交通、道路网络等专项交通规划及交通改善规划编制、研究;建立交通模型并进行相关数据库的维护和应用研究等。致力于提升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为政府交通规划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及服务。

    2020年04期 v.18;No.97 136-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天府规划设计院

    <正>COMPANY PROFILE公司简介成都天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府规划设计院"),是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唯一的政府投资平台——成都天府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国有企业,也是天府新区最重要的规划技术服务载体和智库平台。自2013年12月成立以来,一直在城乡规划、市政设计、景观设计、工程咨询、信息技术、广告会展等多个领域为天府新区规划建设及广大客户积极服务,累计完成各类项目500余项,包括四川天府新区核心区公园

    2020年04期 v.18;No.97 13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

    <正>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于2002年1月成立,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成立的目的是:集中全市研究力量,整合各方面的智力资源,系统地研究交通问题。主要职责开展北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政策和规划的研究;跟踪研究城市交通热点和瓶颈问题;组织协调有关交通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并综合研究成果向政府提交实施对策方案;汇集和发布城市交通信息,编写城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

    2020年04期 v.18;No.97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 上海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

    <正>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于2012年组建成立,主要开展城市建设和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决策咨询、信息技术支撑以及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研究院下属的上海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交通所")成立于1990年,前身是1985年组建的上海市综合交通规划工作组,是我国较早成立的城市交通研究机构之一,业务涉及城市综合交通调查、综合交通模型研发、

    2020年04期 v.18;No.97 14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