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健;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交通系统在阻断病毒传播和保障复工复产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疫情期间的交通管控是应对非常态的非常规措施,主要目标是在阻断病毒传播的同时,合理保障必要的出行活动。由于疫情不同阶段的交通管控决策需求和模型方法体系与日常情况有显著差异,有必要对疫情期间交通系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防疫对策进行梳理总结,思考现有的理论方法和
2020年03期 v.18;No.96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10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李丹;郑龙飞;
为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武汉市已出台多项以阻断为主要目的的交通管理措施。总结疫情期间武汉市交通需求管理的经验和不足,是识别城市应急交通设施短板的重要途径。通过反思本次非常态实践,总结提出仅依靠交通管理措施无法解决疫情期间所有的交通需求,需要交通管理措施、应急响应和资源协同的"组合拳"。由此,从交通基础设施韧性、法律政策与应急预案、智慧交通建设三方面提出提升城市交通的应急保障能力。最后,针对武汉市从非常态向常态交通过渡提出建议。
2020年03期 v.18;No.96 11-1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8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7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左琪;武苏阳;万鹏;
2020年3月底,武汉市因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封城"两个月后,城市交通开始逐步恢复运行。基于这一特殊时间节点与背景,通过对中国其他已复工城市交通运行特征进行分析,推测武汉市疫情恢复期公共交通与小汽车出行分担率将出现"一降一升",导致城市路网的承载能力和停车供给面临较大压力。从城市交通的供给、需求、动静态管理等方面系统提出一整套应对策略,为特殊时期武汉市的交通管理与决策提供参考。
2020年03期 v.18;No.96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0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0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苏跃江;周芦芦;韦清波;崔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交通系统的目标既要保证人员的有序运输以支撑社会经济的发展,又要避免人员在交通工具和交通场所流动过程中的疫情扩散。从客流运输、道路运行、交通结构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分析广州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交通运输行业受到的影响。梳理广州市在疫情期间采取的应急交通管理措施,这些措施对疫情防控和保障市民基本出行起到了积极作用。最后,从运营管理和政策机制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包括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人、车、路、环境等进行跟踪和监测,并融入城市治理的大框架中;构建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的区域协同防控机制以及信息化协作平台等。
2020年03期 v.18;No.96 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0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1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李爽;张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严重影响了城市正常运行,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随着疫情趋于稳定,城市逐渐恢复正常运转,作为保障城市功能正常发挥的交通系统面临诸多挑战。北京作为超大城市,人员流动频繁,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的交通运行特征有别于以往。根据受疫情影响的非常态下北京城市交通需求的变化,针对城市由非常态逐渐向常态转变的过渡时期,提出交通管理应对措施。总结城市交通应对疫情的经验,从网络构建、交通资源分配、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提出增强城市交通系统韧性的规划建议。
2020年03期 v.18;No.96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9K] [引用频次:20 ] |[下载次数:8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阚长城;马琦伟;党安荣;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北京市的公共交通通勤出行需求显著下降,公共交通系统运营状况与正常情景存在较大差异,亟须科学测算通勤客流的空间分布和数量特征。基于百度地图慧眼提供的时空大数据,针对公共交通通勤出行群体,推算通勤OD分布。借助路径规划算法对每条公共汽车和轨道交通线路的通勤客流强度进行分区段测算。进而使用头尾分割法对公共汽车和轨道交通线路的重要性和保障等级进行划分。最后,提出疫情时期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营优化的策略建议。
2020年03期 v.18;No.96 33-4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9K] [引用频次:17 ] |[下载次数:8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刘海平;肖尧;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对城市公共交通领域产生了史无前例的挑战。公共汽车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疫情防控期间,既要持续地为城市居民提供保障性出行服务,又要有效地控制病毒传播的风险。在研究室内病毒通过飞沫在空气中的传播机理基础上,分析公共汽车车内病毒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公共汽车运营管理特征指标,确定公共汽车交通在疫情防控过程中的7项具体控制指标。最后,重点针对疫情恢复期的公共汽车交通,从降低车内易感人群数量、防止出现车内感染者、缩短车内暴露时间和优化通风条件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2020年03期 v.18;No.96 42-4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5K] [引用频次:25 ] |[下载次数:1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吴金龙;丁小兵;刘志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给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带来巨大挑战。部分城市采取线路停运、进出站控制、运行图调整等措施应对客流量急剧下降和防疫疏散需求。随着社会秩序逐渐恢复、复工复产复学带来客流量增长,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面临不断变化的出行需求和长期持续的防疫需求。分析疫情对上海市轨道交通客流量的影响以及面临的巨大考验。针对不同时期的出行需求,就如何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提出应对之策:1)进一步落实疫情防控措施;2)强化客流预警和客运组织管理;3)动态分析、科学配置运力;4)细化车站和车厢内满载率管控。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韧性恢复,有效的疫情防控之策对交通运输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03期 v.18;No.96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7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6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何凌晖;余庆;李玮峰;李健;杨东援;
运用百度迁徙数据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城际交通运输需求特征。一方面,对城际交通运输需求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了解疫情影响下城际客流的整体趋势;另一方面,运用奇异值分解算法对城际客流的时空OD矩阵进行分解降维,对城际交通运输的客流构成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疫情期间的城际交通运输包括两个阶段,节前返乡客流的趋势和规模与往年基本一致,而节后返程客流的需求释放缓慢,呈现长时间、分批次且逐步涉及疫情地区人员的特征。疫情影响下的城际交通运输需求包括四个主要类型:日常城际交通运输需求、节前返乡需求、节后返程需求和节前错峰返乡需求。其中,日常城际交通运输需求和节后返程需求受疫情影响较大。该分析方法有助于动态了解不同时期城际交通运输需求的类型构成和时空分布,为实施差异化的疫情防控策略提供定量决策依据。
2020年03期 v.18;No.96 5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5K] [引用频次:28 ] |[下载次数:2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潘海啸;崔毅;
现代社会人们的交往活动日益频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等呼吸性传染疾病在人际间传播与人们的日常出行行为密切相关。因此,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需要研究和探讨呼吸性疾病传播的时空分布规律。利用西南某省会城市的居民出行调查数据,构建微观仿真出行模型,模拟病毒在中心城区和市域空间的动态传播过程。由于公共交通空间狭小、人员密集,乘客感染概率较大,故对抑制公共交通传播途径和采取全民预防措施的效果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速度和扩散范围,为早期病毒防控争取较长的窗口期。该方法可以辅助城市管理部门在疫情早期做出精准决策,也可以对未来城乡规划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借鉴。
2020年03期 v.18;No.96 6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3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8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叶建红;梁源;张宇飞;陈孟虎;
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例,研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交通运输应对策略。分析疫情发生以来在中国大陆境内传播的时空特征,将疫情发展分为警戒期、大流行期、过渡期和消退期四个阶段。从警戒期、大流行期最大限度减少甚至阻断人员流动与聚集,到过渡期、消退期逐步有序恢复人员流动;从全国一盘棋式的交通管控,到基于分区分级的交通管控,充分体现了交通运输对策根据疫情时间发展阶段和空间发展差异做出的动态调整。最后指出,当前应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平衡交通服务供给与在途疫情防控,提供需求可感知、客货可追踪、行程更便捷的多元化交通服务。
2020年03期 v.18;No.96 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5K] [引用频次:18 ] |[下载次数:1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李晔;刘兴华;何青;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正逐步成为全球经济与安全的最大风险之一,城市交通系统必须具备韧性才能应对挑战。首先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特征,将城市交通系统的经历过程分为5个阶段:平时阶段、疫情潜伏阶段、疫情暴发阶段、后疫情阶段和恢复提升阶段。通过对各个阶段下的疫情特征、城市交通供给及需求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提出支持状态有效切换的韧性城市交通系统特征,包括动态性、易达性、多样性、智慧性和资源性,这是提升城市交通系统防疫性能及城市免疫力的核心。最后,针对各个阶段的差异性给出城市防疫交通系统韧性提升策略。
2020年03期 v.18;No.96 80-8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8K] [引用频次:38 ] |[下载次数:2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王宇;许定源;石琳;
2020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社会生活带来诸多影响和变化。远程办公的广泛应用、适当增加小汽车限购配额政策、定制公交的推广应用是借由疫情发展带来的三项措施。通过分析上述措施可能给城市交通带来的影响,反思城市交通若干相关问题并提出建议。1)建议远程办公与弹性工作制、错峰出行相结合,有利于缓解早晚通勤高峰时段交通拥堵。2)建议在适当放宽小汽车限购、提振汽车产业经济的同时,配套出台以家庭为单位分配购车指标、"有位购车"等政策,并按照用者自付原则,加快制定由使用者支付小汽车产生的外部性成本的调控政策。3)建议结合疫情期间定制公交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推进多样化公共交通发展,贴合需求变化切实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2020年03期 v.18;No.96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9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刘玥;
伴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应对"非常态"条件下的交通管理引起业内人士广泛讨论和重视。首先总结"非常态"交通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常用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基于信号控制的"软隔离"与基于交通组织的"硬隔离"协同优化的交通管理方法、模型基础、解决方案和工具。最后,结合中国实际对未来"非常态"交通从应急规划和实时管理两个方面给出建议。
2020年03期 v.18;No.96 93-9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5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