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

主  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

主  办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研究院

主  编 王静霞

副 主 编 赵 杰 马 林
     殷广涛 赵一新

执行主编 张  宇

编辑策划 王海英

责任编辑 耿 雪 张斯阳

特约编辑 王鹏飞

国际编辑 王鹏飞 吴江月 许劼

美术编辑 乔 伟

英文审校 孙小端 王超 李欣

编辑出版发行
   《城市交通》编辑部

印刷 北京新华印刷有限公司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2-5328

国内统一刊号 CN 11-5141/U

邮发代号 80-175

国外发行代号 BM1828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北京399信箱)

纸质版定价 45.00元

电子版定价 50.00元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本刊特稿

  • 面向未来城市的智慧交通整体构思

    张晓春;邵源;孙超;

    系统梳理未来城市和交通发展趋势,总结提炼未来城市与交通的四大核心特征。以精明治理和精细服务为核心导向,聚焦未来智慧交通四大体系建设,提出全息感知城市、在线推演城市、精明管控城市和全程服务城市(简称"4C")的新一代智慧交通整体构思。前瞻性地探索利用未来科技推动城市治理服务转型的路径。通过建立基于空间单元大数据的全息感知系统、复杂环境下交通情景再现与预判的在线推演系统、交通"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的精明管控系统、综合性–个性化的全链条智慧出行服务系统,实现可感知、可运营、可管控的城市愿景,以此推动未来城市的精明增长和市民的智慧出行。

    2018年05期 v.16;No.86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6K]
    [引用频次:41 ] |[下载次数:26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专题

  •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实施中的相关问题

    王燕凯;

    <正>城市轨道交通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手段,备受市民青睐。同时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工程规模大、项目难度高、建设周期长,与周边环境关系密切,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地方经济发展以及自身收益与建设、运营成本难于平衡,引发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PPP模式的实施是国家稳定经济增长、防范金融风险、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范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当前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实施存

    2018年05期 v.16;No.86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解读

    全永燊;杨涛;赵一新;景国胜;陈必壮;张晓东;杨志刚;殷广涛;宗传苓;陈艳艳;全波;

    2018年7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2号)(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同时,《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3]81号)(以下简称"81号文")废止。《意见》修订了原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基本条件,并新增地方政府债务、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负债率、责任主体等要求,提高人口、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要求。面对这一重要信号,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意见》要求?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将面临怎样的挑战?本刊邀请业界和学界专家对《意见》进行深度解读。

    2018年05期 v.16;No.86 1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引用频次:27 ] |[下载次数:6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标准》要点解读

    李凤军;韩慧敏;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标准》(GB/T 50546—2018)的修订背景,阐述了该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以及车厢舒适度评价体系、城市轨道交通设施供给水平、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等创新点。重点解读交通需求预测模型的精度要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线网与城市空间功能结构的协调性、城市轨道交通快线的客流门槛,以及快线、普线共走廊的技术要求等11个方面的特色内容。该标准突出了针对乘客服务的技术要求,提出一系列定量技术指标,便于执行和操作。

    2018年05期 v.16;No.86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9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思考

    戴子文;戴子龙;李坡;

    随着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展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建设工作,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多层次的公共交通系统。然而,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过程中存在不同的编制深度、方法及研究重点。结合深圳市及其他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建设经验,针对规划编制主体、功能层次及技术标准、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多线换乘枢纽、环线方案选择、过轨及越行、多种功能组合等核心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研究,提出规划过程中应重点考量的关键点及规划研究方向。最后,以深圳市案例为实证分析,进一步阐述规划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018年05期 v.16;No.86 24-2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7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6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深莞惠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问题与对策

    谭国威;宗传苓;王检亮;

    在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通过对比国内外都市圈空间结构,结合珠三角及深莞惠都市圈城市发展变化,提出深莞惠都市圈圈层结构。分析深莞惠圈层结构下轨道交通需求特征,指出深莞惠轨道交通在发展目标与规模、功能层次与技术标准、网络布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区域轨道交通规划模型、完善轨道交通审批机制与协调机制等解决思路。

    2018年05期 v.16;No.86 30-3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18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7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市域轨道交通市区段线路及车站规划方法

    向蕾;叶霞飞;

    市域轨道交通线路具备快速运送市郊居民和兼顾沿线客流两个主要功能。如何使市域线在市区段既能服务于沿线客流又能保证快速性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理论上四线并行模式和双线越站模式均能满足上述功能。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四线并行模式下市域线市区段的车站设置方法进行研究,提出车站方案的生成方法和评价方法。构建市域线市区段四线并行模式与双线越站模式适用性的定量评价模型。最后,以某市市区与西北新城之间规划的轨道交通A线为例进行研究,最终选择四线并行模式并给出设站方案。

    2018年05期 v.16;No.86 36-4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0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接驳设施配置策略——以北京市轨道交通6号线为例

    赵强;赵岩;

    轨道交通接驳设施配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为了指导轨道交通车站周边交通接驳设施的配置,利用聚类法划分轨道交通车站类型:考虑车站客流吸引范围内的用地性质及客流特点等因素,将车站按用地性质分为居住型、商业型、均衡型、大型公共建筑型和枢纽型车站;考虑到周边开发强度、轨道交通线网密度及车站所在区位特点等因素,将车站按区域特性分为市区站、郊区中间站和郊区末端站。以北京轨道交通6号线为例进行了车站分类的应用及验证。针对每种类型车站的特点,考虑各类出行方式的交通特征和需求,研究制定了交通接驳设施的配置策略,并对各类交通接驳设施给出了配置标准、要求。

    2018年05期 v.16;No.86 4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34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5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高峰时段偏差研究

    陈宽民;余丽洁;马超群;

    各城市轨道交通均存在车站客流高峰时段与城市交通高峰时段不完全重叠的现象。而车站设计时均以预测的城市交通高峰时段客流值为依据,导致部分车站规模设计过小。通过对西安市63座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客流高峰时段与城市交通高峰时段的偏差进行分析,运用K-means算法对其进行分类。根据各类型车站周边用地性质特征,得出每一类车站的高峰偏差时间建议取值以及车站高峰客流的扩大系数。结果表明,当通勤出行用地与其他出行用地比值不小于0.5时,车站客流高峰时段基本无偏差;当比值小于0.5或为明显的交通枢纽、大型商业区车站时,车站客流高峰时段将有不同程度的偏差,且高峰时段客流量是此车站在其城市交通高峰客流量的1.1~1.6倍。

    2018年05期 v.16;No.86 51-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8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4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交通规划

  • 基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地下停车库规划研究——以北京市受壁街为例

    彭敏;盖春英;魏贺;

    北京老城实施停车需求管理策略,新增停车设施必须十分谨慎,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研究。在实施人口疏解、车位共享等措施仍无法有效改善区域交通环境的前提下,可以规划研究是否新增停车设施。以白塔寺地区为例,借助街区外围新建城市道路的契机,利用道路地下空间规划设置停车库,对停车库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建设规模、管理措施等进行规划研究。结果表明,修建道路地下停车库可以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胡同本身,创造更加人性化的出行环境。

    2018年05期 v.16;No.86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6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机动车能耗排放核算平台建设——以深圳市为例

    陈蔚;段仲渊;宋家骅;丘建栋;陈澍;

    量化分析机动车能耗、排放及分布特征,是源头建立城市交通排放清单、科学制定交通环境政策的关键支撑技术。国家层面缺少统一的核算方法和因子库,地方层面数据基础薄弱、协调共享困难,是制约相关研究的主要障碍。针对机动车能耗以及尾气排放,采用HBEFA理论方法,研究本地化排放因子和自下而上的精细化核算模型。建立跨部门开放共享的协作模式,按照数据-模型-应用的功能架构,以整合利用交通-环境多元数据为突破口,开发建设深圳市机动车能耗排放核算平台,为政府决策支持、商业活动策划、市民出行引导等提供交通环境影响分析的专业工具。

    2018年05期 v.16;No.86 64-7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6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交通工程

  • 城市道路交叉口行人过街信号控制问题分析

    李克平;倪颖;

    行人交通是城市交通体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城市交通出行中占有很大比例。然而,中国20多年的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往往更多关注高速增长的机动化交通,行人交通的地位越来越被边缘化。重点对中国城市道路交叉口行人与机动车的冲突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行人过街设施在规划设计及信号控制方面,以及现行法律法规相关规定的不足。针对行人清空灯色的设置,提出中国应采用红闪作为行人清空信号的建议。最后,围绕行人与右转、左转机动车的冲突问题,提出了若干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有效的信号控制策略。

    2018年05期 v.16;No.86 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9K]
    [引用频次:18 ] |[下载次数:1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ATIS环境下驾驶人交通信息行为研究进展

    戢晓峰;阮鸿柱;

    为系统梳理ATIS领域驾驶人交通信息行为的研究现状,基于信息行为学理论分析了驾驶人交通信息行为的内涵特征及其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前景与可行性。分析个体因素以及ATIS环境对驾驶人交通信息行为的影响机制,并总结ATIS环境下驾驶人的交通信息行为研究理论与方法。对文献的梳理和分析表明:重视ATIS环境下智能手机发布的动态、个性化交通信息,分析驾驶人对交通信息的偏好、选择,辨识多源信息环境下的驾驶人响应行为机理,将成为驾驶人交通信息行为研究需关注的方向。提出有必要从方法、理论等层面结合信息行为学,分析交通信息影响下的驾驶人交通行为特征,推进ATIS环境下的交通行为研究并进一步提升ATIS服务水平。

    2018年05期 v.16;No.86 7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6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信息诱导效率研究

    骆晨;刘澜;

    现有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信息诱导效率相关研究内容笼统,尚未量化驾驶人对交通诱导信息的认知效率和决策误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云模型的交通信息诱导效率评价方法,设计四种不同组合方式的交通诱导信息实验情景。采用全功能汽车模拟驾驶器进行实验,结果显示:数字、语言、图像组合而成的交通诱导信息对驾驶人路径变更影响显著,语言和数字类信息组合发布有利于提高驾驶人对道路交通状况的认知效率,数字和图像类信息组合发布有利于降低驾驶人路径决策误差。

    2018年05期 v.16;No.86 87-9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矩形法的交通拥堵传播模型研究

    吴琰飘;蔡晓禹;陈明亮;李静;

    准确分析交通拥堵传播特征是预测交通拥堵状态进而解决拥堵问题的先决条件。首先结合实际交通状态,提出速度延伸判别指数(ESDI),并将道路拥堵状态划分为5个等级,界定各等级阈值,构造拥堵马赛克时空图。提出矩形法绘制规则,建立交通拥堵演变的传播模型分析法,研究拥堵和消散传播规律与特征,有效计算传播速度。最后以重庆市黄花园大桥为例进行建模验证,研究表明,基于ESDI的道路交通状态判别方法能正确划分路段所处拥堵状态,基于矩形法的交通拥堵传播模型能有效得到道路拥堵演变特征,包括常发或偶发性拥堵、消散的起止时间、传播速度及发生原因等。

    2018年05期 v.16;No.86 9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7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4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协同路外停车费率的路内停车定价模型

    李进龙;罗霞;张年;翟鹏飞;

    面对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和道路资源,单纯增加停车位而对停车需求不加以抑制,无法解决停车供需矛盾。在分析路外停车统一定价的基础上,构建协同路外停车费率的路内停车定价模型,制定合理的路内外停车费率。分析停车位利用率和选择行为变化,最大限度地优化路内停车效果。对成都市沙湾凯德商圈路内外停车进行实例分析,模型第一阶段统一了停车位利用率在70%,80%和90%下的路外停车费率;模型第二阶段得到修正后的路内外停车费率。结果显示,与现行停车收费标准对比,路内停车位利用率提高了34个百分点,路内外停车总收益提高了17.61%。

    2018年05期 v.16;No.86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1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信息集锦

  • 交通资讯

    <正>国内瞭望各地重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热潮暂停一年后,国家发展改革委7月重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审批。7月30日,总投资787.32亿元的长春市第三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通过审议。8月14日,总投资约950亿元的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获得批复。据8月15日召开的杭州市综合交通会议透露,杭州机场轨道交通快线正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下一步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会签意见。西安市轨道交通三期规划的审批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第

    2018年05期 v.16;No.86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读书 《城市的胜利》解读

    王昊;

    <正>《城市的胜利》自出版以来就备受争议。确实,这本书不太符合专业学术文章的体例,也存在逻辑跳跃、数据样本量不足的问题。但是还是非常建议大家把这本书读一读,毕竟在社会学领域,真正的思想不一定必须用公式来表达。这本书里有很多生动的事实和描述,就像《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硅谷优势》等作品一样,能够给人很多启发,读起来也非常有趣。作者格莱泽自小生长在曼哈顿,对于城市研究与写作具有非常高的热情。

    2018年05期 v.16;No.86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2018年922绿色出行活动

    <正>由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倡议的"2018年922绿色出行活动"于9月22日举行。截至2018年9月,全国承诺开展活动的城市(县)已达199个(湖南省醴陵市最新加入),涉及超过2亿的城区人口。该活动自2007年起已经连续开展12年,历经活动名称的变迁,如今922绿色出行活动以更开放和包容的品牌形象发挥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该活动与欧洲交通周活动和世界无车日活动同期举办,共同构成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可持续交通活动。

    2018年05期 v.16;No.86 11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第4届世界大城市交通发展论坛

    <正>论坛主题新时代交通创新与综合治理--绿色、智慧、共享论坛时间2018年10月24日-26日论坛地点国家会议中心(北京市朝阳区天辰东路7号)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承办单位: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协办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首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百度、北京市静态交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世界资源研究所、能源基金会、C40、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北京智诚智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交研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05期 v.16;No.86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交通》影响因子创新高

    <正>《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8版)》显示,2017年《城市交通》复合影响因子2.013,5年影响因子2.187,WEB下载量9.68万次。在交通运输工程学科151种期刊中,《城市交通》的复合影响因子排名第2。感谢广大作者、编委和审稿专家对此所做的重大贡献。

    2018年05期 v.16;No.86 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